儿童音乐剧进课堂的开发实验研究--以潍坊高新区为例
致谢 | 第1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(一)选题缘由及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| 第10页 |
2. 音乐课堂以及学生的需求 | 第10-11页 |
(二)儿童音乐剧在课堂中的发展情况 | 第11-12页 |
1.国内外发展 | 第11页 |
2. 潍坊高新区发展 | 第11-12页 |
(三)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(四)研究的意义 | 第13页 |
(五)研究的方法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儿童音乐剧进课堂的意义 | 第14-19页 |
(一)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1.音乐剧概念 | 第14页 |
2.儿童音乐剧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(二) 意义 | 第15-19页 |
1.规范课堂秩序,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| 第15-16页 |
2.促进教师转换角色与专业成长 | 第16-17页 |
3.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,建立生本课堂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儿童音乐剧进课堂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| 第19-23页 |
(一)可行性 | 第19-21页 |
1.教学环境分析 | 第19页 |
2.儿童心理特点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学生具备的音乐能力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普通学生调查 | 第20页 |
·特长学生调查 | 第20-21页 |
·儿童音乐剧进课堂问卷反馈 | 第21页 |
(二)局限性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儿童音乐剧进课堂的实施策略 | 第23-36页 |
(一)规范教学,分组分工 | 第23-24页 |
1.建立儿童音乐剧欣赏秩序 | 第23页 |
2.建立音乐剧小组 | 第23-24页 |
(二)加强音乐剧欣赏课教学 | 第24-27页 |
(三)儿童音乐剧表现要素教学 | 第27-31页 |
1.剧本 | 第27-29页 |
2.音乐素材 | 第29页 |
3.道具 | 第29-30页 |
4.建立歌唱、舞蹈、戏剧型人才课堂培养模式 | 第30-31页 |
5.排练表演 | 第31页 |
(四)建立儿童音乐剧表演评价机制 | 第31-32页 |
(五)《东郭先生与狼》教学案例 | 第32-36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
附录A | 第38-4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