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畜禽血液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·畜禽血液的营养成分 | 第10-11页 |
·畜禽血液的利用状况 | 第11-12页 |
·血红素概述 | 第12-14页 |
·血红素的分子结构及理化性质 | 第12-13页 |
·血红素的制备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血红素的应用 | 第14页 |
·超声波技术概述 | 第14-16页 |
·超声波技术的原理 | 第14-15页 |
·超声波技术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微胶囊技术概述 | 第16-19页 |
·微胶囊技术简介 | 第16-17页 |
·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微胶囊 | 第17-18页 |
·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片剂生产工艺 | 第19-20页 |
·片剂的特点 | 第19页 |
·片剂的制备工艺 | 第19-20页 |
·片剂在补血剂中的应用 | 第20页 |
·本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0-21页 |
·本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超声波结合 CMC-Na 对马血中血红素提取工艺效果影响 | 第22-3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2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4-2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6页 |
·超声功率对血红素产率的影响 | 第26页 |
·超声时间对血红素产率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·去离子水的添加量对血红素产率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提取 pH 对血红素产率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CMC-Na 添加量对血红素产率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响应曲面设计试验结果 | 第29-35页 |
·验证试验 | 第35-36页 |
·讨论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3章 冷冻干燥法制备马血血红素微胶囊的工艺研究 | 第38-53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8-43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38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方法 | 第39-42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1页 |
·壁材选择 | 第43页 |
·V壁材/V芯材对血红素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壁材质量浓度对血红素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预冻时间对血红素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响应曲面设计试验结果 | 第46-50页 |
·验证试验 | 第50页 |
·微胶囊产品质量评价 | 第50-51页 |
·讨论 | 第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4章 血红素片加工工艺的研究 | 第53-61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3-55页 |
·主要材料 | 第53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53页 |
·方法 | 第53-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9页 |
·稀释剂的选择 | 第55-56页 |
·稀释剂的用量确定 | 第56页 |
·润湿剂的选择 | 第56-57页 |
·颗粒干燥时间的控制 | 第57页 |
·润滑剂的选择 | 第57-58页 |
·润滑剂的用量确定 | 第58-59页 |
·微胶囊血红素片的质量评价 | 第59-60页 |
·血红素片重差异测定 | 第59页 |
·其他各项质量评价指标 | 第59-60页 |
·讨论 | 第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马血血红素改善大鼠缺铁性贫血状况的研究 | 第61-6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2-63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62-63页 |
·方法 | 第6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7页 |
·缺铁性贫血大鼠造模情况 | 第63-65页 |
·血红素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·血红素对缺铁性贫血大鼠 Hb 的影响 | 第66页 |
·血红素对缺铁性贫血大鼠 RBC 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血红素对缺铁性贫血大鼠 HCT 的影响 | 第67页 |
·讨论 | 第6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0页 |
·结论 | 第69-70页 |
·本课题创新点 | 第70页 |
·展望 | 第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