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历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研究--以人教版、北师版、华师版教科书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课程改革 | 第11页 |
·历史教科书的特点 | 第11-12页 |
·个人实习经历 | 第1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-16页 |
2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6-18页 |
·教科书的概念 | 第16页 |
·价值与价值取向的概念 | 第16-18页 |
3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8-24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8-19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9-24页 |
4 初中历史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文本分析 | 第24-45页 |
·人物分析 | 第24-27页 |
·对人物的统计 | 第25-26页 |
·三个版本“人物”的比较与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插图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对图片的统计 | 第27-29页 |
·三个版本“插图”的比较与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语言分析 | 第30-32页 |
·教科书中“语言片段”呈现 | 第30-31页 |
·三个版本“语言”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故事情节分析 | 第32-35页 |
·教科书中故事内容的呈现 | 第32-34页 |
·三个版本“故事”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综合分析 | 第35-45页 |
·课题比较 | 第36-37页 |
·三个版本“课题”的比较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课文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 | 第39-44页 |
·三个版本“内容呈现方式”的比较与分析 | 第44-45页 |
5 结论与思考 | 第45-48页 |
·结论 | 第45-46页 |
·思考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