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水果、蔬菜、坚果加工工业论文--基础科学论文

大蒜植株中蒜氨酸酶的分离及酶学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1 前言第9-20页
   ·大蒜的概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·大蒜的化学成分及分类第9页
     ·大蒜的生物活性第9-11页
     ·我国大蒜的发展前景第11页
   ·蒜氨酸酶第11-15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结构第11-12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在大蒜风味物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12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底物第12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活力测定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分离纯化研究进展第13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动力学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·抗氧化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自由基的概述第15页
     ·自由基的清除机制第15页
     ·抗氧化剂的种类第15-16页
   ·抑菌的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天然抑菌药物的研究进展第16页
     ·体外抑菌实验方法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·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主要内容第18-20页
2 材料与方法第20-35页
   ·实验原料第20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20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20-22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22-35页
     ·大蒜植株生长过程中蒜氨酸酶活力、蛋白含量及蒜氨酸含量变化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大蒜植株的蒜头、茎、叶中蒜氨酸酶的酶活力比较第24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最佳浸提时间的研究第24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分离纯化方法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纯度鉴定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酶学特性研究第27-30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第30-33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第33-35页
3 结果与讨论第35-67页
   ·大蒜植株生长过程中蒜氨酸酶活力、蛋白含量及蒜氨酸含量变化第35-36页
   ·大蒜植株的蒜头、茎、叶中蒜氨酸酶的酶活力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·蒜氨酸酶的最佳浸提时间第37-38页
   ·硫酸铵沉淀法对蒜氨酸酶的纯化效果第38页
   ·PEG8000沉淀法对蒜氨酸酶的纯化效果第38-39页
   ·聚乙二醇加入方式对蒜氨酸酶纯化效果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·超滤条件对蒜氨酸酶纯化效果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超滤膜的选择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压力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 ·超滤次数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·葡聚糖凝胶对蒜氨酸酶的纯化效果第40-41页
   ·蒜氨酸酶的逐级纯化效果第41-42页
   ·SDS-PAGE电泳对蒜氨酸酶的纯度鉴定结果第42-43页
   ·蒜氨酸酶的酶学特性研究结果第43-53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最适反应温度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最适pH第44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酶促反应最佳反应时间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Km值及Vmax的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热失活动力学性质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pH值的稳定性第47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激活与抑制第47-51页
     ·不同贮藏条件对蒜氨酸酶活力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中糖含量的测定结果第52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中糖肽键的连接方式第52-53页
   ·蒜氨酸酶解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第53-58页
     ·清除DPPH·能力的测定结果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清除·OH能力的测定结果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第57-58页
   ·蒜氨酸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第58-67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粗酶、蒜氨酸及其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第58-60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的抑菌活性第60-61页
     ·浓度对蒜氨酸酶解产物的抑菌活性的影响第61-66页
     ·蒜氨酸酶解产物的最低抑菌浓度(MIC)第66-67页
4 结论第67-69页
5 展望第69-70页
6 参考文献第70-76页
7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6-77页
8 致谢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抑制软质PVC片材中增塑剂DOP迁移的研究
下一篇:雪莲果中糖类成分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