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10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0页 |
| ·乳酸菌概述 | 第10-11页 |
| ·乳酸菌的健康促进特性 | 第11-14页 |
| ·抑制肠道腹泻 | 第11页 |
| ·缓解乳糖不耐症 | 第11-13页 |
| ·降低胆固醇水平 | 第13页 |
| ·抗癌效应 | 第13页 |
| ·增强机体免疫力 | 第13页 |
| ·其它方面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| ·肠道菌群的分类鉴定 | 第14-17页 |
| ·肠道菌群分类鉴定技术进展 | 第14页 |
| ·肠道菌群分类鉴定技术 | 第14-17页 |
| ·耐低温乳酸菌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| ·本课题的立题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·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路线 | 第19-20页 |
| 第二章 耐低温乳酸菌分离、纯化及形态学初步鉴定 | 第20-27页 |
| ·引言 | 第20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0-23页 |
| ·冷水鱼的采集 | 第20页 |
| ·药品和试剂 | 第20-22页 |
| ·实验主要仪器 | 第22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22-23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耐低温菌株的分离 | 第23页 |
| ·耐低温菌株的纯化 | 第23页 |
| ·耐低温菌株的形态特征 | 第23页 |
| ·耐低温菌种保藏 | 第23-24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耐低温乳酸菌筛选结果 | 第24页 |
| ·耐低温菌株的形态特征 | 第24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耐低温乳酸菌的生理多样性研究及 16S rDNA 序列分析 | 第27-37页 |
| ·引言 | 第27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| ·菌株 | 第27页 |
| 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2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7-30页 |
| ·耐低温菌株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盐性的测定 | 第27页 |
| ·耐低温菌株生理生化测定 | 第27-28页 |
| ·耐低温菌株 16SrDNA 序列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6页 |
| ·耐低温乳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与耐盐性 | 第30页 |
| ·耐低温乳酸菌生理生化鉴定 | 第30-32页 |
| ·菌株对碳源的利用 | 第32-34页 |
| ·基于部分 16S rRNA 基因序列耐低温乳酸菌菌株系统发育分析 | 第34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rep-PCR 指纹图谱聚类分析 | 第37-42页 |
| ·引言 | 第37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37页 |
| ·DNA 样品 | 第37页 |
| 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37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7-41页 |
| ·BOX、(GTG)5、ERIC 三种不同的引物体系 | 第37-38页 |
| ·琼脂糖凝胶电泳 | 第38-39页 |
| ·菌株 rep-PCR 指纹聚类分析 | 第39-4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五章 乳酸菌药敏性的研究 | 第42-47页 |
| ·引言 | 第42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42页 |
| ·菌株 | 第42页 |
| 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42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42-43页 |
| ·琼脂扩散纸片法 | 第42-43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·乳酸菌纸片扩散法药敏结果 | 第43-4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| ·结论 | 第47页 |
| ·展望 | 第47-48页 |
| ·本文主要创新点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7-58页 |
| 附件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