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28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概述 | 第9-15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| 第9-10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粮食作物上的应用 | 第11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| 第11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蔬菜上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卉作物上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草坪上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经济作物上的应用 | 第12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及残留限量 | 第12-15页 |
·氯吡脲 | 第13页 |
·乙烯利 | 第13页 |
·2,4-D | 第13-14页 |
·赤霉素 | 第14页 |
·丁酰肼 | 第14页 |
·α-萘乙酸 | 第14页 |
·矮壮素 | 第14-15页 |
·抑芽丹 | 第15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前景 | 第15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技术 | 第15-18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法 | 第15-16页 |
·液相色谱-质谱联用法 | 第16页 |
·气相色谱法 | 第16-17页 |
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| 第17-18页 |
·毛细管电泳法 | 第18页 |
·化学发光分析法 | 第18-28页 |
·化学发光的基本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发展 | 第18-19页 |
·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及其应用 | 第20-24页 |
·液相化学发光 | 第20-23页 |
·气相化学发光 | 第23-24页 |
·电生化学发光技术 | 第24页 |
·化学发光研究最新进展 | 第24-28页 |
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| 第24-25页 |
·毛细管电泳-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| 第25-26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-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| 第26页 |
·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| 第26-28页 |
2 引言 | 第28-30页 |
·课题选择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8页 |
·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28-29页 |
·课题研究的目标 | 第29-30页 |
3 双水相萃取-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果蔬中残留α-萘乙酸 | 第30-38页 |
·前言 | 第30-31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31-3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1页 |
·主要实验试剂 | 第31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31页 |
·溶液的配制 | 第31-32页 |
·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2页 |
·样品处理与测定 | 第32-33页 |
·测定条件的优化 | 第33-35页 |
·化学发光仪工作参数的设定 | 第33页 |
·反应介质的选择 | 第33页 |
·鲁米诺浓度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·过氧化氢浓度的选择 | 第34页 |
·Cr~(3+)浓度的确定 | 第34-35页 |
·样品萃取条件的确定 | 第3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6页 |
·标准曲线及相关系数 | 第35-36页 |
·方法检出限和精密度 | 第36页 |
·干扰实验 | 第36页 |
·样品结果与回收率 | 第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4 分散固相萃取-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果蔬中残留氯吡脲 | 第38-46页 |
·前言 | 第38页 |
·实验内容 | 第38-4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8页 |
·主要实验试剂 | 第38-39页 |
·仪器与设备 | 第39页 |
·溶液配制 | 第39-40页 |
·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40页 |
·样品处理与测定 | 第40-41页 |
·测定条件的优化 | 第41-43页 |
·化学发光仪工作参数的设定 | 第41页 |
·鲁米诺中 NaOH 浓度的选择 | 第41页 |
·高碘酸钾中 NaOH 浓度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·鲁米诺浓度的选择 | 第42页 |
·高碘酸钾浓度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4页 |
·标准曲线及相关系数 | 第43页 |
·方法检出限和精密度 | 第43页 |
·干扰实验 | 第43-44页 |
·测定结果和回收率 | 第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5 创新之处 | 第46-47页 |
6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5页 |
Abstract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