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致谢 | 第12-17页 |
插图清单 | 第17-19页 |
表格清单 | 第19-21页 |
缩写词对照表 | 第21-2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2-36页 |
·小麦胚芽资源概述 | 第22页 |
·小麦胚芽油的研究概况 | 第22-25页 |
·小麦胚芽油提取技术 | 第23-24页 |
·小麦胚芽油性质及功效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小麦胚芽蛋白的研究概况 | 第25-27页 |
·小麦胚芽蛋白制备及性质研究 | 第25-26页 |
·小麦胚芽蛋白改性 | 第26-27页 |
·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| 第27-3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2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7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6页 |
第二章 超临界 CO_2萃取小麦胚芽油工艺的研究 | 第36-50页 |
引言 | 第3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36-37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7页 |
·方法 | 第37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37-38页 |
·分析检测方法 | 第38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7页 |
·原料预处理方式对小麦胚芽油提取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超临界 CO_2萃取工艺对小麦胚芽油提取率的影响 | 第39-43页 |
·超临界 CO_2萃取小麦胚芽油工艺优化 | 第43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第三章 小麦胚芽油及脱脂小麦胚芽粉品质分析 | 第50-64页 |
引言 | 第50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0-53页 |
·实验材料及主要试剂 | 第50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0-51页 |
·小麦胚芽油的制取 | 第51页 |
·小麦胚芽油主要指标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脱脂小麦胚芽粉主要指标分析 | 第52-53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5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3-61页 |
·小麦胚芽基本成分的测定 | 第53页 |
·不同提取方式对小麦胚芽油品质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·不同提取方式对脱脂小麦胚芽粉品质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·挥发性成分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不皂化物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DSC-TGA 分析 | 第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第四章 小麦胚芽油体内功能评价 | 第64-76页 |
引言 | 第6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64-66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64页 |
·饲料 | 第64-65页 |
·实验主要试剂 | 第65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6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5-66页 |
·分析检测方法 | 第66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6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3页 |
·小麦胚芽油对各组大鼠日进食量及体重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小麦胚芽油对各组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小麦胚芽油对各组大鼠血脂指标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·小麦胚芽油对各组大鼠肝脂指标的影响 | 第69页 |
·小麦胚芽油对各组大鼠肝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·小麦胚芽油对各组大鼠粪便与肝脏脂质含量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·各组大鼠肝脏病理切片观察 | 第71页 |
·各组大鼠肝脏脂质脂肪酸谱分析 | 第71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第五章 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及糖基化反应改性工艺的研究 | 第76-94页 |
引言 | 第7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76-80页 |
·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| 第76-77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7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7-80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8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80-91页 |
·小麦胚芽蛋白组成 | 第80页 |
·小麦胚芽蛋白功能特性研究 | 第80-82页 |
·小麦胚芽蛋白氨基酸分析及营养评价 | 第82-83页 |
·小麦胚芽蛋白与不同糖的糖基化反应 | 第83-86页 |
·小麦胚芽蛋白与葡聚糖糖基化反应工艺的研究 | 第86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4页 |
第六章 糖基化反应产物性质与结构表征 | 第94-104页 |
引言 | 第9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94-96页 |
·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| 第94-95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9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95-96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9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96-101页 |
·反应产物功能性质的研究 | 第96-97页 |
·荧光光谱分析 | 第97-98页 |
·氨基酸分析 | 第98页 |
·表面疏水性分析 | 第98-99页 |
·结构表征 | 第99-100页 |
·表面结构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·热变性温度-DSC 分析 | 第10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1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4页 |
第七章 发酵法制备小麦胚芽肽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| 第104-120页 |
引言 | 第10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104-106页 |
·实验材料与主要试剂 | 第104-105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0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05页 |
·分析检测方法 | 第105-106页 |
·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106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106-116页 |
·菌株生长曲线及产酶情况 | 第106-107页 |
·发酵条件对发酵产物中肽含量影响的研究 | 第107-109页 |
·响应面法优化发酵条件 | 第109-112页 |
·动态发酵过程的研究 | 第112页 |
·小麦胚芽肽清除自由基能力的研究 | 第112-114页 |
·氨基酸分析 | 第114-115页 |
·分子量分布 | 第115-1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6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0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20-124页 |
·结论 | 第120-121页 |
·创新点 | 第121-122页 |
·展望 | 第122-124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申请情况 | 第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