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教育心理学论文--教学心理学(课堂教育心理学)论文

背景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1-16页
   ·背景音乐的相关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·心理健康课程的相关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课程的概念和内容第13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第13-14页
   ·教学效果的相关研究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教学效果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第14-16页
第二章 问题提出第16-22页
   ·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第16-17页
   ·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现状分析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课程的目前状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课程目前的困境第18页
   ·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第18-21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课程的相关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背景音乐融入心理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19-21页
   ·研究意义第21-22页
第三章 研究设计第22-30页
   ·研究设计第22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总体设计第22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研究假设第2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·研究工具第23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第25页
     ·研究信度效度第25页
   ·研究程序第25-26页
   ·背景音乐结合课程方案第26-30页
     ·背景音乐审美活动理论模型和具体实施步骤第26-27页
     ·曲目选取原则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本研究确定的具体曲目第28-30页
第四章 结果与分析第30-40页
   ·心理健康水平的前后测结果与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·未选组、传统组与音乐组在前测上的差异第30页
     ·未选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检验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传统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检验第31-32页
     ·音乐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检验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未选组、传统组与音乐组在后测上的差异第33页
   ·正负情绪体验的差异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·心理健康课堂中大学生的正性情绪的结果比较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心理健康课堂中大学生的负性情绪的结果比较第34-35页
   ·非理性信念的差异比较第35-37页
     ·音乐组与传统组爱情非理性信念的差异检验第35-36页
     ·音乐组与传统组自我概念非理性信念的差异检验第36页
     ·音乐组与传统组情绪压力非理性信念的差异检验第36-37页
     ·音乐组与传统组人际关系非理性信念的差异检验第37页
   ·课堂反馈自评调查第37-38页
   ·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客观行为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期末成绩第38-39页
     ·出勤率以及非课堂行为的统计第39-40页
第五章 讨论第40-46页
   ·背景音乐的干预效果讨论第40-42页
     ·心理素质水平的改变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学生主观体验改善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客观行为的差异第42页
   ·大学生对课堂收获的主观报告第42-44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对课程的体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大学生对课程的反馈第43-44页
   ·背景音乐对教学效果产生作用的机制第44页
     ·形式上来看第44页
     ·内容上来看第44页
   ·小结第44-46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46-49页
   ·研究特色第46页
   ·不足与研究者的反思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自然教学实验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 ·个体差异性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第47页
   ·建议与展望第47页
   ·总结论第47-49页
致谢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附录第54-62页
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刑事赔偿程序研究
下一篇:网络传播对高校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