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发生认识学角度阐述汉语中介语建构过程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7-13页 |
第一节 国外中介语理论研究概述 | 第7-9页 |
第二节 汉语中介语研究 | 第9-13页 |
第一章 汉语中介语研究的几个问题 | 第13-17页 |
第二章 发生认识论阐述中介语建构的合理性 | 第17-27页 |
第一节 行为主义理论下的无中介语论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心灵学派下的语言学习能力预先存在论 | 第19-22页 |
第三节 发生认识论与中介语建构 | 第22-24页 |
第四节 发生认识论下的中介语建构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汉语中介语先行图式建构阶段 | 第27-33页 |
第一节 中介语先行结构的外在因素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中介语先行结构的内源因素 | 第28-33页 |
第四章 汉语中介语建构的适应阶段 | 第33-51页 |
第一节 同化胜于顺应阶段 | 第35-38页 |
第二节 同化和顺应趋于平衡阶段 | 第38-47页 |
第三节 适应的终点和起始阶段:平衡下的僵化 | 第47-51页 |
第五章 中介语建构和对外汉语教学 | 第51-53页 |
一、重视记忆和模仿的训练 | 第51页 |
二、积极促进先行结构中母语因素的正面影响 | 第51-52页 |
三、分析归纳汉语语言模式的诸般关系 | 第52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