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教学协同软件系统结构分析与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4页 |
| 第一章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综述 | 第14-25页 |
| ·论文的选题背景 | 第14-17页 |
| ·中国IT业定位的蓝海区域——通用专业协同软件 | 第14-16页 |
| ·蓝海定位的杠杆点——高校教学协同软件 | 第16-17页 |
| ·协同软件的研究综述 | 第17-22页 |
| ·协同软件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| ·协同软件的发展路径 | 第18-21页 |
| ·协同软件的发展趋势 | 第21-22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| 第22-25页 |
| 第二章 协同软件的定位点与结构分析 | 第25-39页 |
| ·国内外软件业比较研究 | 第25-30页 |
| ·国内外软件业发展现状 | 第25-29页 |
| ·探索中国软件业的发展模式 | 第29-30页 |
| ·在通用软件与专业软件领域选取合适定位点 | 第30-33页 |
| ·国内通用软件与专业软件优劣势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·在软件领域内选取合适定位点 | 第32-33页 |
| ·选择与整合不同层次与结构的协同软件 | 第33-39页 |
| ·不同软件领域内的协同软件 | 第33-34页 |
| ·通用软件领域与专业软件领域相整合的协同软件 | 第34-36页 |
| ·应用案例分析 | 第36-39页 |
| 第三章 协同软件的引爆点分析 | 第39-46页 |
| ·引爆点的流行三法则 | 第39-40页 |
| ·附着力因素法则 | 第40-42页 |
| ·环境威力法则 | 第42页 |
| ·个别人物法则 | 第42-43页 |
| ·协同软件的引爆点——高校教学协同软件 | 第43-46页 |
| 第四章 高校教学协同软件的需求结构分析 | 第46-60页 |
| ·高校教学软件现状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·高校教学软件的发展路径 | 第46-47页 |
| ·高校教学软件主要存在问题 | 第47页 |
| ·高校教学协同软件应用特点分析 | 第47-50页 |
| ·高校教学协同软件与传统教学软件的区别 | 第47-48页 |
| ·高校教学协同软件的解决方案 | 第48-50页 |
| ·高校教学协同软件需求分析 | 第50-60页 |
| ·高校教学协同软件需求调研与数据处理 | 第50-53页 |
| ·软件综合需求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软件功能需求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软件数据需求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·不同用户层次需求分析 | 第58-60页 |
| 第五章 高校教学协同软件的系统结构设计 | 第60-75页 |
| ·高校教学协同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| 第60-64页 |
| ·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思想 | 第60-62页 |
| ·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| 第62-64页 |
| ·各子系统的功能模块初步设计 | 第64-71页 |
| ·各子功能模块设计 | 第64-70页 |
| ·主要菜单及操作设计 | 第70-71页 |
| ·功能模块接口的实现 | 第71-72页 |
| ·软件的主要算法 | 第72-74页 |
| ·软件开发工具 | 第74-75页 |
| 第六章 高校教学协同软件的推广实施要点 | 第75-79页 |
| ·分类应用 | 第75页 |
| ·反馈完善 | 第75页 |
| ·安全保障 | 第75-78页 |
| ·用户权限的设置 | 第76-77页 |
| ·设计的安全性 | 第77页 |
| ·传输安全策略 | 第77页 |
| ·数据的安全维护 | 第77-78页 |
| ·效益估计 | 第78-79页 |
| 第七章 结论 | 第79-82页 |
| ·本文研究结论 | 第79页 |
| ·本论文的难点及创新点 | 第79-80页 |
| ·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| 第80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| 附录 | 第84-90页 |
| 致谢 | 第90-91页 |
|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1-92页 |
| 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92-94页 |
| 答辩委员会决议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