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--以江苏省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21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国内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| 第11-18页 |
·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变迁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2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| 第21-30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·独立学院 | 第21页 |
·人才培养模式 | 第21-22页 |
·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 | 第22-25页 |
·以宏观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 | 第22-23页 |
·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角度 | 第23-24页 |
·以德、智、体教育的整体性角度 | 第24-25页 |
·要素解读 | 第25-30页 |
·人才培养目标 | 第25-26页 |
·定位及发展规划 | 第26页 |
·专业设置 | 第26-27页 |
·课程体系 | 第27页 |
·师资队伍建设 | 第27-28页 |
·教学方式 | 第28-29页 |
·质量保障体系 | 第29-30页 |
3 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| 第30-42页 |
·我国独立学院发展沿革及现状 | 第30-32页 |
·依附期 | 第30-31页 |
·独立期 | 第31页 |
·转设期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取得的成绩 | 第32-35页 |
·推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 | 第32-33页 |
·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 | 第33页 |
·深化探索了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 | 第33-35页 |
·我国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和不足 | 第35-42页 |
·生源基础相对较差,缺乏较好的学习习惯 | 第35页 |
·培养目标模糊,同质现象严重 | 第35-36页 |
·专业布点不平衡 | 第36-37页 |
·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| 第37-39页 |
·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| 第39-40页 |
·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 | 第40-42页 |
4 江苏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| 第42-57页 |
·江苏省独立学院的发展现状 | 第42-43页 |
·投资主体多元化 | 第42页 |
·办学资源依托母体 | 第42-43页 |
·办学已具相当规模 | 第43页 |
·江苏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 | 第43-51页 |
·东南大学成贤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| 第43-47页 |
·苏州大学文正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| 第47-51页 |
·江苏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特征 | 第51-57页 |
·夯实基础,注重专业建设 | 第51-52页 |
·重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,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| 第52-54页 |
·建立政府外部监控机制,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| 第54-57页 |
5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 | 第57-73页 |
·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原则 | 第57-59页 |
·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原则 | 第57-58页 |
·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原则 | 第58-59页 |
·独立学院定位及发展规划制定原则 | 第59-61页 |
·独立学院定位原则 | 第59-61页 |
·独立学院发展规划制定原则 | 第61页 |
·独立学院专业与课程设置原则 | 第61-66页 |
·独立学院专业设置原则 | 第61-64页 |
·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原则 | 第64-66页 |
·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 | 第66-69页 |
·教师引进原则 | 第66-67页 |
·教师培养原则 | 第67页 |
·教师管理原则 | 第67-68页 |
·教师考核评价原则 | 第68-69页 |
·独立学院教学方式实施原则 | 第69-70页 |
·改革课堂教学环节 | 第69-70页 |
·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| 第70页 |
·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原则 | 第70-73页 |
·内部保障体系应不断稳固 | 第70-71页 |
·外部保障体系要不断完善 | 第71-73页 |
结束语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