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适翻译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3页 |
·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全文框架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胡适的翻译实践及翻译主张 | 第13-19页 |
·胡适的翻译实践 | 第13-16页 |
·诗歌翻译 | 第13-15页 |
·小说翻译 | 第15-16页 |
·戏剧翻译 | 第16页 |
·其它翻译活动 | 第16页 |
·胡适的翻译主张 | 第16-19页 |
·翻译难于创作,翻译批评须谨慎 | 第17页 |
·用白话文翻译 | 第17页 |
·多译西洋名著,作我国范本 | 第17-18页 |
·翻译标准是"信"和"达"的统一 | 第18-19页 |
第3章 胡适翻译主张与业绩的成因 | 第19-33页 |
·主体性因素 | 第19-25页 |
·翻译理念和翻译目的 | 第20-21页 |
·文字工具和诗体选择 | 第21-23页 |
·原文选择 | 第23-25页 |
·社会文化因素 | 第25-27页 |
·社会因素 | 第26页 |
·文化因素 | 第26-27页 |
·赞助人因素 | 第27-31页 |
·报刊杂志与名校 | 第28-30页 |
·学界同仁 | 第30-31页 |
·译文接受者因素 | 第31-33页 |
第4章 胡适翻译与创作中表现的矛盾 | 第33-43页 |
·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| 第33-38页 |
·"信"和"达"的统一与"改译"的矛盾 | 第33-34页 |
·"诗体大解放"主张与"五七言"的矛盾 | 第34-35页 |
·翻译批评态度的偏差 | 第35-36页 |
·翻译理论与实践矛盾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翻译中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| 第38-39页 |
·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表现 | 第38-39页 |
·矛盾分析 | 第39页 |
·诗歌翻译与创作中情感表达的矛盾 | 第39-43页 |
·"理胜于情"与"情胜于理"的矛盾 | 第39-42页 |
·矛盾分析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