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语幽默的深层解读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第一节 学术背景、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| 第7-8页 |
一、学术背景 | 第7页 |
二、本课题的理论意义 | 第7-8页 |
三、本课题的实践意义 | 第8页 |
第二节 同类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| 第8-11页 |
一、语言本体论的凸显 | 第9页 |
二、语言研究策略的调整 | 第9页 |
三、同类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幽默研究概述 | 第11-18页 |
第一节 "humour"一词的来源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"幽默"一词的来源 | 第12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6页 |
一、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二、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第四节 幽默的表现形式 | 第16-1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幽默的表达手段 | 第18-35页 |
第一节 表达幽默的语音手段 | 第18-22页 |
一、语调 | 第18-20页 |
二、口音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表达幽默的词汇手段 | 第22-29页 |
一、同音异义词 | 第22-23页 |
二、多义词 | 第23-24页 |
三、熟语 | 第24-26页 |
四、呼语 | 第26-27页 |
五、词的拼写形式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表达幽默的句法手段 | 第29-30页 |
第四节 表达幽默的辞格手段 | 第30-34页 |
一、比喻 | 第31页 |
二、双关 | 第31-32页 |
三、重复 | 第32-33页 |
四、反语 | 第33-3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幽默特点分析 | 第35-47页 |
第一节 误用 | 第35-38页 |
第二节 语义改变 | 第38-41页 |
一、由语音引起语义的改变 | 第38-39页 |
二、由词汇引起语义的改变 | 第39-40页 |
三、由句法引起语义的改变 | 第40-41页 |
四、由辞格引起语义的改变 | 第41页 |
第三节 功能改变 | 第41-46页 |
一、缓和语气的功能 | 第42-43页 |
二、情感评价的功能 | 第43-45页 |
三、愉悦顿悟的功能 | 第45-4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四章 幽默特点的深层解读 | 第47-65页 |
第一节 规范、异常与幽默的产生 | 第47-49页 |
第二节 幽默与目的性:说话人中心地位的凸显 | 第49-57页 |
一、说话人的态度影响幽默的生成 | 第50-52页 |
二、说话人自身的心智特点影响幽默的生成 | 第52-54页 |
三、说话人的社会角色和说话行事方式影响幽默的生成 | 第54-56页 |
四、说话人所处的交际环境影响幽默的生成 | 第56-57页 |
第三节 幽默与研究维度:受话人的重要性 | 第57-64页 |
一、受话人的主观心境影响幽默的生成 | 第59-60页 |
二、受话人的心智特点影响幽默的生成 | 第60-62页 |
三、受话人对谈话内容的理解程度影响幽默的生成 | 第62-6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语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