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汉全译之减译探究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6页 |
绪论 | 第6-8页 |
一、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6页 |
二、本课题的研究对象及目的 | 第6-7页 |
三、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| 第7页 |
四、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及论文结构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减译研究概述 | 第8-21页 |
第一节 减译研究历时考 | 第8-15页 |
一、国内减译研究回顾 | 第8-11页 |
二、国外减译研究回顾 | 第11-15页 |
第二节 减译概念的流变与思考 | 第15-19页 |
一、"减译"概念的流变 | 第15-17页 |
二、"减译"概念演变理路分析 | 第17-19页 |
三、"减译"概念流变引发的思考 | 第1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减译方法体系的构建 | 第21-85页 |
第一节 音位减译 | 第21-25页 |
一、元音音位减译 | 第22-23页 |
二、辅音音位减译 | 第23-25页 |
第二节 词素减译 | 第25-29页 |
一、语法性减译 | 第26-27页 |
二、修辞性减译 | 第27-28页 |
三、逻辑性减译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词的减译 | 第29-75页 |
一、实词减译 | 第30-61页 |
二、虚词减译 | 第61-75页 |
第四节 词组减译 | 第75-80页 |
第五节 小句减译 | 第80-84页 |
一、独立小句减译 | 第80-81页 |
二、半独立小句减译 | 第81-8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三章 减译的理据 | 第85-97页 |
第一节 减译的语言学视角 | 第85-89页 |
一、语法角度论减译 | 第86-87页 |
二、语义角度论减译 | 第87-88页 |
三、语用角度论减译 | 第88-89页 |
第二节 减译的信息论视角 | 第89-92页 |
一、冗余信息的语法角度减译 | 第90-91页 |
二、冗余信息的修辞角度减译 | 第91-92页 |
三、冗余信息的逻辑角度减译 | 第92页 |
第三节 减译的逻辑学视角 | 第92-96页 |
一、概念与减译 | 第93-96页 |
二、判断与减译 | 第9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结语 | 第97-9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8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-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