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语言、文字论文--汉语论文--语法论文--近代、现代语法论文

现代汉语介词“在”“从”与阿拉伯语介词“(?)”“(?)”比较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引言第11-13页
1. 介词“在”和介词“(?)”的比较第13-34页
   ·表义比较第13-25页
     ·“在”的表义第13-16页
   (一) 表示动作行为进行或发生的场所第13页
   (二) 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第13-14页
   (三) 表示处所第14页
   (四) 表示范围第14-15页
   (五) 表示界限第15页
   (六) 表示条件第15页
   (七) 表示论断和对象第15页
   (八) “在……看来”第15页
   (九) 表示转主题第15-16页
   (十) 表示通讯方式第16页
     ·“(?)”的表义第16-21页
   (一) 表示在某一地点或时间((?))第16-17页
   (二) 表示原因目的第17-18页
   (三) 表示跟随第18页
   (四) 与“(?)”同义,表示“在……之上”第18页
   (五) 表示比较第18-19页
   (六) 与“(?)”或“(?)”同义,表示“入、往、至”之意第19页
   (七) 表示乘法((?))第19页
   (八) 与“(?)”或“(?)”同义,表示“论、关于”的意思第19-20页
   (九) 与“(?)”同义,表示“粘着、伴随”之意第20页
   (十) 与“(?)”同义,表示“从”的意思第20页
   (十一) 与“(?)”同义,表示“在……之际”,“在……期间”的意思第20-21页
   (十二) 与词根构成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态状语第21页
     ·“在”“(?)”表义比较第21-25页
   (一) 相同点第21-22页
   (二) 不同点第22-25页
   ·句法比较第25-34页
     ·“在”的句法第25-28页
   (一) “在“字的句法分布第25-27页
   (二) “在”字短语的句法功能第27-28页
     ·“(?)”的句法第28-32页
   (一) “(?)”的句法分布第28-30页
   (二) “(?)”字短语句法功能第30-32页
     ·“在”和“(?)”的句法比较第32-34页
   (一) 相同点第32页
   (二) 不同点第32-34页
2. 介词“从”和介词“(?)”的比较第34-55页
   ·表义比较第34-48页
     ·“从”的表义第34-37页
   (一) 表示起点第34-36页
   (二) 表示事物涉及的范围或发展变化的起点第36页
   (三) 表示通过的处所或路线第36页
   (四) 表示来源第36-37页
   (五) 表示依据第37页
   (六) “从……来说”或“从……说来”第37页
     ·“(?)”的表义第37-47页
   (一) 增加的介词“(?)”((?))第37-40页
   (二) 非增加的“(?)”第40-45页
   (三) (?)第45页
   (四) (?)第45-46页
   (五) (?)第46页
   (六) (?)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表义比较第47-48页
   (一) 相同点第47页
   (二) 不同点第47-48页
   ·句法比较第48-55页
     ·“从”的句法第48-50页
   (一) “从”的句法分布第49页
   (二) “从”字的句法位置第49-50页
   (三) “从”字短语的句法功能第50页
     ·“(?)”句法第50-52页
   (一) “(?)”的句法分布第50-51页
   (二) “(?)”的句法位置第51-52页
   (三) “(?)”字短语的句法功能第52页
     ·“从”和“(?)”的句法比较第52-55页
   (一) 相同点第53页
   (二) 不同点第53-55页
3. 有关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第55-62页
   ·与介词“在”有关的偏误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 ·语义功能偏误第55-57页
     ·句法形式偏误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共现关系偏误第58-59页
   ·跟介词“从”有关的偏误分析第59-62页
4. 结语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4页
致谢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汉韩概数表达形式比较研究
下一篇:基于学生视角的英语教师教育项目评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