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上中国汉语教师历史贡献探析--以编著的汉语教材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4页 |
一、研究缘起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三、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日本近代汉语教育与中国汉语教师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发展的背景 | 第14-16页 |
一、日本近代汉语教育的兴起 | 第14-15页 |
二、北京官话与《语言自迩集》 | 第15-16页 |
三、日本近代汉语教学机构的发展 | 第16页 |
第二节 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上的中国汉语教师 | 第16-22页 |
一、日本的汉语教师 | 第17-18页 |
二、参与日本中国语教材编写、校订的中国汉语教师 | 第18页 |
三、明治的中国汉语名师 | 第18-22页 |
第二章 中国汉语教师与日本经典教材的产生 | 第22-31页 |
第一节 中国汉语教师编写、校订与合著的中国语教材 | 第22-25页 |
一、中国汉语教师独立编写的中国语教材 | 第22-23页 |
二、中国汉语教师参与编写的中国语教材 | 第23-24页 |
三、中日汉语教师合著的中国语教材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日本近代汉语教育史上的经典教材 | 第25-31页 |
一、吴启太、郑永邦与《官话指南》 | 第25-27页 |
二、张滋昉与《日清字音鉴》 | 第27-28页 |
三、张廷彦与《官话急就篇》 | 第28-29页 |
四、金国璞与《谈论新篇》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中国汉语教师对日本中国语教育的历史贡献 | 第31-44页 |
第一节 汉语教师编中国语教材与同期教材的比较 | 第31-37页 |
一、与日本本土中国语教材比较 | 第31-33页 |
二、与中国汉语教材的比较 | 第33-35页 |
三、与韩国、俄国中国语教材的比较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中国汉语教师对日本中国语教材的发展 | 第37-44页 |
一、语音标注系统的发展 | 第37-38页 |
二、口语材料的选取 | 第38-41页 |
三、语法体系的发展 | 第41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