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不同反馈时机下反馈类型对学生自主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问题第11页
    1.3 名称释义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反馈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反馈时机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反馈类型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自主学习(Autonomous learning)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理论基础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社会认知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程序教学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反馈干预理论第15-16页
第二章 文献探讨第16-20页
    2.1 自主学习的相关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主学习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在线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第17页
    2.2 反馈的影响比较第17-18页
    2.3 已有研究总结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问题类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反馈效果研究的研究设计第19-20页
第三章 研究的整体设计与实施第20-36页
    3.1 研究方法与架构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研究方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研究架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研究流程第21-22页
    3.2 参与对象第22-23页
    3.3 研究工具第23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测试题反馈的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测试题的编排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实验流程设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“爱心课堂3.0”作业管理平台第29-33页
    3.4 实施过程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反馈实验的实施过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研究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34-36页
第四章 反馈特性的各子实验研究第36-63页
    4.1 实验一: 反馈时机对不同初始水平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研究假设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设计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研究被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实验程序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实验结果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结论第44-45页
    4.2 实验二: 反馈特性对不同初始水平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第45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假设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验设计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研究被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实验程序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实验结果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结论第54-55页
    4.3 实验三: 问题类型对不同反馈下的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影响研究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研究假设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实验设计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材料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研究被试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实验程序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实验结果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结论第60页
    4.4 分析与讨论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反馈时机结果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反馈类型结果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问题类型作为调节变量的结果第62-63页
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63-67页
    5.1 研究总结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即时反馈比延时反馈对学习成绩的帮助更大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反馈类型不同,学习成绩不同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延时条件下,为优生提供非纠正性结果反馈,为学困生提供说明性反馈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即时条件下,为优生提供解释性或说明性反馈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劣构问题更适合提供解释性反馈,良构问题适合提供非纠正性结果反馈第64页
    5.2 研究限制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者本身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究对象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前后测同构题的限制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反馈提供方式的限制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资料收集第65页
    5.3 研究建议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2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计算机反馈、代理及音高对多媒体学习的影响
下一篇:基于SERVQUAL模型的同步互动混合课堂学生学习体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