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基于爱学平台的初中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引言第12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要求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信息技术的发展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生物学课堂教学的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进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1 理论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.2 实践意义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思路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文献研究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课堂观察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访谈调查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对比分析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5 问卷调查法第17-18页
第2章 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第18-24页
    2.1 研究基础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翻转课堂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1 翻转课堂的概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.2 翻转课堂的基本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教学设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1 教学设计的概念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.2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爱学平台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.1 爱学平台简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.2 爱学平台的特点第21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掌握学习理论第22-24页
第3章 初中生物学翻转课堂存在的问题第24-29页
    3.1 问题发现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文献资料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课堂观察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教师访谈第26-27页
    3.2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教学设计时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,忽视能力的培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过分考虑教师的教,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没有考虑学生实际,无法做到因材施教第28-29页
第4章 初中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第29-33页
    4.1 初中生物学翻转课堂的基本模式第29页
    4.2 初中生物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原则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选择性地利用平台资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针对性地使用平台功能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根据学校课程管理情况进行设计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 4.3 初中生物学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步骤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教学流程设计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 课前准备阶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2 学生自学阶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3 课堂教学阶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教学内容设计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3 课堂活动与反馈评价第32-33页
第5章 初中生物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课例及应用第33-48页
    5.1 七年级课例设计及分析第33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典型课例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课例的应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课例的评价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3.1 试卷测试与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3.2 问卷调查与分析第37-40页
    5.2 六年级课例设计及分析第40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典型课例设计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课例的应用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课例的评价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1 试卷测试与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2 问卷调查与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47-48页
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8-50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48页
    6.2 研究展望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4页
附录A第54-55页
附录B第55-57页
附录C第57-58页
附录D第58-59页
附录E第59-60页
作者简历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校企合作背景下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
下一篇:变式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