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参叶的制茶工艺研究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17页 |
| 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| 第10-17页 |
| 1.2.1 丹参概述 | 第10-11页 |
| 1.2.2 丹参叶概述 | 第11-12页 |
| 1.2.3 丹酚酸概述 | 第12-13页 |
| 1.2.4 绿茶加工概述 | 第13-14页 |
| 1.2.5 丹参叶茶的专利和工艺研究 | 第14页 |
| 1.2.6 正交试验设计概述 | 第14-16页 |
| 1.2.7 茶叶的冲泡方法和感官评审概述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丹参叶茶的最佳制茶工艺研究 | 第17-24页 |
| 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2.1.1 材料与仪器 | 第17页 |
| 2.1.2 实验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2.2 数据处理 | 第18-21页 |
| 2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第三章 丹参叶茶的最佳冲泡方法研究 | 第24-26页 |
| 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4页 |
| 3.1.1 材料与仪器 | 第24页 |
| 3.1.2 实验方法 | 第24页 |
| 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第四章 丹参叶茶的感官评审 | 第26-35页 |
| 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4.1.1 感官评审材料与用具 | 第26页 |
| 4.1.2 感官评审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5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分析 | 第35-37页 |
| 5.1 丹参叶茶的最佳采摘时期 | 第35页 |
| 5.2 丹参叶茶的最佳制茶工艺 | 第35页 |
| 5.3 丹参叶茶的最佳冲泡方法 | 第35页 |
| 5.4 丹酚酸 B 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利用度问题 | 第35-36页 |
| 5.5 市场前景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| 附录 绿茶感官评审术语 | 第40-42页 |
| 致谢 | 第42-43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