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目录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6-12页 |
1.1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6-7页 |
1.2 以“就”为例的原因 | 第7页 |
1.3 研究成果概述 | 第7-10页 |
1.4 研究理论与方法 | 第10-12页 |
1.4.1 理论基础 | 第1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2页 |
第2章 对外汉语教材汉译英概论 | 第12-17页 |
2.1 对外汉语教材汉译英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2.1.1 对生词表进行翻译或注释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2.1.2 对语法部分翻译或注释的作用 | 第13页 |
2.2 对外汉语教材汉译英的原则 | 第13-14页 |
2.3 对外汉语教材汉译英的方法 | 第14页 |
2.4 对外汉语教材汉译英的模式 | 第14-16页 |
2.5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的汉译英问题及原因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“就”的汉译英研究 | 第17-39页 |
3.1 “就”在《现代汉语规范词典》中的义项 | 第17-18页 |
3.2 “就”的偏误情况分析 | 第18-21页 |
3.2.1 “就”的偏误类型及分析 | 第18-20页 |
3.2.2 通过“就”的偏误分析得出的对教材的建议 | 第20-21页 |
3.3 “就”的义项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情况分析 | 第21-23页 |
3.4 “就”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汉译英 | 第23-37页 |
3.4.1 “就”在《汉语教程》中的汉译英 | 第23-27页 |
3.4.2 “就”在《博雅汉语》中的汉译英 | 第27-37页 |
3.5 对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的建议 | 第37-39页 |
第4章 结语 | 第39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