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礼逊汉语传播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8-15页 |
一、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马礼逊汉语传播的前提与基础 | 第15-28页 |
第一节 马礼逊汉语学习与传播的动机 | 第15-19页 |
一、新教在华传教使命的需要 | 第16-17页 |
二、内在学习意识的推动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马礼逊汉语学习的过程 | 第19-28页 |
一、甄选中文老师 | 第19-23页 |
二、自学中文译稿及中文书籍 | 第23-25页 |
三、创造语言环境 | 第25-28页 |
第二章 马礼逊汉语传播的具体方式 | 第28-37页 |
第一节 在华期间的汉语教学活动 | 第28-31页 |
一、广州商务馆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因 | 第29-30页 |
二、广州商务馆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在东南亚期间的汉语教学活动 | 第31-33页 |
一、东南亚汉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原因 | 第31-32页 |
二、英华书院汉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情况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在伦敦期间的汉语教学活动 | 第33-37页 |
一、伦敦期间的汉语教学活动展开的原因 | 第34页 |
二、伦敦期间的汉语教学展开的具体情况 | 第34-37页 |
第三章 马礼逊汉语传播的意义 | 第37-45页 |
第一节 马礼逊汉语传播的历史意义 | 第37-40页 |
一、培养优秀新教传教人才 | 第37-39页 |
二、推动19世纪英国汉语言研究事业的发展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马礼逊汉语传播的现实意义 | 第40-45页 |
一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| 第40-41页 |
二、培养训练学生的学习策略 | 第41-43页 |
三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| 第43页 |
四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目的语环境 | 第43-45页 |
结语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