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发动机论文--往复式发动机论文--部件、零件论文--配气机构论文

电液气门式发动机排气制动系统及性能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3页
    1.2 电液气门技术的研究和进展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电液气门的发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电液气门的优势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电液气门的应用难题第16-17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-20页
第二章 电液气门式发动机排气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第20-30页
    2.1 排气制动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排气制动系统工作原理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排气制动系统工作过程介绍第20-22页
    2.2 排气制动系统的开发平台介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CA6DN1 发动机介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工作时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第23页
    2.3 排气制动系统的方案设计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系统压力源的选择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回位弹簧的选择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控制阀的结构方案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执行活塞的结构方案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电磁铁的性能参数确定第28-2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电液气门式发动机排气制动系统的建模第30-41页
    3.1 排气制动系统的几何模型第30页
    3.2 排气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排气制动系统结构简图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阀芯受力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执行活塞受力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排气制动系统流量特性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排气制动系统的传递函数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排气制动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第36-38页
    3.3 排气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仿真软件介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仿真模型搭建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电液气门式发动机排气制动系统的仿真分析第41-53页
    4.1 排气制动系统参数分析和仿真模型选择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排气制动系统参数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仿真模型选择第42页
    4.2 排气制动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执行活塞直径对系统影响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油温对系统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回位弹簧对系统的影响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气门落座速度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执行活塞对电磁铁的响应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压力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4.3 仿真结果对比第50-51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五章 电液气门式发动机排气制动系统关键零件设计第53-61页
    5.1 结构参数对系统泄漏量影响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5.2 控制阀偶件的设计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控制阀偶件的设计要点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控制阀的强度校核及偶件间隙确定第55-58页
    5.3 执行活塞偶件的设计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执行活塞偶件的设计要点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执行活塞偶件强度校核及偶件间隙确定第58-60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60-61页
第六章 电液气门式发动机排气制动系统试验及分析第61-68页
    6.1 试验设备和台架第61-64页
    6.2 试验方案和方法第64页
    6.3 试验结果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68-69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公交车用天然气发动机国产化的层次分析法研究与规模化应用
下一篇:堆外核测技术及其卡件的研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