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通原则下的非虚构小说《夏洛特的亡灵》汉译翻译述评
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| 第5-6页 |
第二部分 翻译稿 | 第6-31页 |
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| 第31-48页 |
摘要 | 第31-32页 |
ABSTRACT | 第32页 |
第1章 翻译项目介绍与分析 | 第34-37页 |
1.1 作者生平 | 第34-35页 |
1.2 《夏洛特的亡灵》创作背景与内容 | 第35页 |
1.3 节选部分文本分析 | 第35-37页 |
第2章 变通的实质、目的、依据和原则 | 第37-39页 |
2.1 变通的实质、目的和依据 | 第37-38页 |
2.1.1 变通的实质 | 第37页 |
2.1.2 变通的目的 | 第37-38页 |
2.1.3 变通的依据 | 第38页 |
2.2 变通的原则 | 第38-39页 |
2.2.1 忠实 | 第39页 |
2.2.2 可读性 | 第39页 |
2.3 小结 | 第39页 |
第3章 变通技巧分析与应用 | 第39-46页 |
3.1 词汇的变通 | 第40-43页 |
3.1.1 增减词法 | 第40-41页 |
3.1.2 词性转换法 | 第41-42页 |
3.1.3 词义引申法 | 第42-43页 |
3.2 句子的变通 | 第43-45页 |
3.2.1 句子拆合法 | 第43-44页 |
3.2.2 语序调整法 | 第44-45页 |
3.2.3 正说反译法 | 第45页 |
3.3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结论与不足 | 第46-47页 |
4.1 翻译项目研究结论 | 第46页 |
4.2 不足之处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