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国际意识培养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9-20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9-12页 |
(一)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| 第9-10页 |
(二)基于新课改的要求 | 第10页 |
(三)基于历史学科中丰富的国际意识培养内容 | 第10-11页 |
(四)基于中学生成长的需要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7页 |
(一)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2-14页 |
(二)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4-17页 |
三、概念阐释 | 第17-18页 |
(一)国际 | 第17页 |
(二)国际意识 | 第17-18页 |
四、研究价值与意义 | 第18-20页 |
(一)理论价值及意义 | 第18-19页 |
(二)实践价值及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一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国际意识培养的意义 | 第20-26页 |
一、有利于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 | 第20-21页 |
二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| 第21-22页 |
三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 | 第22-23页 |
四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| 第23-24页 |
五、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| 第24-26页 |
第二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国际意识培养的内容 | 第26-34页 |
一、世界一体意识 | 第26-27页 |
二、求同存异意识 | 第27-28页 |
三、对外开放意识 | 第28-30页 |
四、合作共赢意识 | 第30-32页 |
五、国际规则意识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国际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| 第34-52页 |
一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| 第34-35页 |
二、拟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| 第35-37页 |
三、拓宽历史课程资源 | 第37-42页 |
(一)文字资源 | 第38-40页 |
(二)实物资源 | 第40-41页 |
(三)信息化资源 | 第41-42页 |
四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| 第42-47页 |
(一)讲述法 | 第42-43页 |
(二)情境教学法 | 第43-44页 |
(三)讨论法 | 第44-46页 |
(四)辩论法 | 第46-47页 |
五、开展多种形式的历史课外活动 | 第47-49页 |
(一)历史讲座、报告 | 第47-48页 |
(二)主题日活动 | 第48页 |
(三)历史习作、制作 | 第48-49页 |
六、完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体系 | 第49-52页 |
(一)评价主体多元化 | 第49-50页 |
(二)评价内容多元化 | 第50页 |
(三)评价方法多元化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中学历史教学中国际意识培养应注意的问题 | 第52-55页 |
一、正确认识爱国主义和国际意识间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二、多学科协作推进国际意识培养 | 第53-54页 |
三、注意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| 第54-55页 |
结语 | 第55-56页 |
注释 | 第56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后记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