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花果(Ficus carica L.)叶茶加工技术及品质特点研究
| 符号说明 | 第4-8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8-9页 |
| Abstract | 第9-10页 |
| 1 前言 | 第11-27页 |
| 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1.2 无花果概述 | 第12-15页 |
| 1.2.1 无花果生物学特性 | 第12-13页 |
| 1.2.2 无花果种类和资源分布 | 第13-15页 |
| 1.3 无花果叶研究现状 | 第15-25页 |
| 1.3.1 无花果叶特征 | 第15页 |
| 1.3.2 无花果叶生化成分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| 1.3.3 无花果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| 第17-22页 |
| 1.3.4 无花果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| 1.3.5 无花果叶茶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| 1.3.6 无花果叶茶开发前景展望 | 第24-25页 |
| 1.4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5页 |
| 1.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| 1.5.1 研究内容 | 第25页 |
| 1.5.2 技术路线 | 第25-27页 |
| 2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1页 |
| 2.1 实验材料 | 第27页 |
| 2.2 设备与仪器 | 第27页 |
| 2.3 实验设计 | 第27-29页 |
| 2.3.1 无花果叶茶加工方式的探究 | 第27页 |
| 2.3.2 无花果叶茶原料的筛选 | 第27-28页 |
| 2.3.3 无花果叶茶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 | 第28-29页 |
| 2.3.4 无花果叶茶品质特征研究 | 第29页 |
| 2.4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2.4.1 感官审评 | 第29页 |
| 2.4.2 理化成分检测 | 第29页 |
| 2.4.3 香气成分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2.5 数据处理 | 第30-31页 |
| 3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53页 |
| 3.1 无花果叶茶加工方式的探究 | 第31-32页 |
| 3.2 无花果叶茶原料的筛选 | 第32-35页 |
| 3.2.1 品种对无花果叶茶品质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| 3.2.2 采摘嫩度对无花果叶茶品质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3.2.3 采制季节对无花果叶茶品质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3.3 无花果叶茶加工工艺的优化研究 | 第35-48页 |
| 3.3.1 前处理方式对无花果叶茶品质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| 3.3.2 杀青方式对无花果叶茶品质的影响 | 第37-42页 |
| 3.3.3 揉捻方式对无花果叶茶品质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3.3.4 干燥处理对无花果叶茶品质的影响 | 第43-48页 |
| 3.4 无花果叶茶品质特征研究 | 第48-53页 |
| 3.4.1 无花果叶茶感官品质特征 | 第48-49页 |
| 3.4.2 无花果叶茶理化品质特征 | 第49-50页 |
| 3.4.3 无花果叶茶香气成分特征 | 第50-53页 |
| 4 讨论 | 第53-59页 |
| 4.1 无花果叶茶适宜的加工方式 | 第53页 |
| 4.2 无花果叶茶适宜加工的原料 | 第53-54页 |
| 4.2.1 适制品种 | 第53页 |
| 4.2.2 适制嫩度 | 第53-54页 |
| 4.2.3 适制季节 | 第54页 |
| 4.3 无花果叶茶优化的加工工艺 | 第54-57页 |
| 4.3.1 前处理方式 | 第54页 |
| 4.3.2 杀青方式 | 第54-56页 |
| 4.3.3 揉捻方式 | 第56页 |
| 4.3.4 干燥参数 | 第56-57页 |
| 4.4 无花果叶茶品质特点 | 第57-59页 |
| 5 结论 | 第59-6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0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