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全国农村初级中学音乐教学现状 | 第13-15页 |
第一节 重视程度低 | 第13页 |
第二节 城乡差距大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 师资力量薄弱 | 第14页 |
第四节 教师专业素质低 | 第14-15页 |
第五节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| 第15页 |
第二章 保定市清苑县三所农村初级中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及结论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清苑县三所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情况 | 第16-17页 |
一 音乐教师基本情况 | 第16页 |
二 音乐课开课情况 | 第16页 |
三 使用教材情况 | 第16页 |
四 学校音乐教学设施设备情况 | 第16-17页 |
五 音乐教师制作、使用教学课件情况 | 第17页 |
六 学生对音乐课的态度与感知能力情况 | 第17页 |
第二节 由三所中学调查问卷情况得出的结论 | 第17-20页 |
一 音乐教师数量匮乏 | 第17-18页 |
二 开课率极低 | 第18页 |
三 教材稀缺 | 第18页 |
四 教学设备简陋 | 第18-19页 |
五 多媒体教学手段未被充分利用 | 第19页 |
六 学生喜欢音乐,音乐感知能力低下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| 第20页 |
第三章 《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》下的音乐教学 | 第20-22页 |
第四章 多样综合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分析 | 第22-36页 |
第一节 音乐课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| 第22-30页 |
一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| 第22-24页 |
1 音乐欣赏法 | 第22-23页 |
2 演示法 | 第23页 |
3 参与法 | 第23-24页 |
二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 | 第24-26页 |
1 练习法 | 第24-25页 |
2 律动教学法 | 第25页 |
3 创作教学法 | 第25-26页 |
4 游戏教学法 | 第26页 |
三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 | 第26-29页 |
1 讲授法 | 第27-28页 |
2 谈话法 | 第28页 |
3 讨论法 | 第28-29页 |
四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 | 第29-30页 |
1 发现法(研究性学习) | 第29-30页 |
2 情境法 | 第30页 |
第二节 文化课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 | 第30-32页 |
一 分层教学法 | 第30-31页 |
二 分组教学法 | 第31页 |
三 两种教学法的弊端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音乐课教学方法与文化课教学方法的整合研究 | 第32-36页 |
一 音乐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| 第32-34页 |
1 兼顾和适应个人集体协调音乐发展的原则 | 第32页 |
2 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原则 | 第32-33页 |
3 符合音乐学教学规律的原则 | 第33页 |
4 音乐学科门类融合协调统一的原则 | 第33页 |
5 围绕教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原则 | 第33页 |
6 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的原则 | 第33-34页 |
二 音乐教学方法选择的一般步骤 | 第34-36页 |
1 从学习管理方面出发选择教学方式 | 第34页 |
2 从学习思维方面出发选择学习方法 | 第34-35页 |
3 学习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 | 第35页 |
4 结合内容选择教学手段 | 第35页 |
5 结合能力培养实施激励式教学 | 第35页 |
6 为反馈和检查教学确定评价方式 | 第35页 |
7 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| 第35-36页 |
第五章 课堂实践活动范例 | 第36-43页 |
第一节 音符的讲述 | 第36-38页 |
一 教学片段 | 第36-38页 |
二 总结 | 第38页 |
第二节 《雪绒花》教学案例 | 第38-39页 |
一 教学片段 | 第38-39页 |
二 总结 | 第39页 |
第三节 《送别》与“学堂乐歌” | 第39-40页 |
一 教学内容 | 第39页 |
二 案例片段 | 第39-40页 |
三 总结 | 第40页 |
第四节 欣赏《奥林匹克号角》 | 第40-41页 |
一 教学片段 | 第40页 |
二 总结 | 第40-41页 |
第五节 即兴创作 | 第41页 |
一 教学片段 | 第41页 |
二 总结 | 第41页 |
第六节 创建兴趣小组 | 第41-42页 |
第七节 奖励机制的方法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8页 |
后记(致谢)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