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燃机油环—缸套摩擦副的润滑性能研究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目录 | 第11-13页 |
插图清单 | 第13-15页 |
表格清单 | 第15-16页 |
符号清单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结论 | 第18-23页 |
1.1 内燃机活塞环-缸套摩擦副润滑概述 | 第18页 |
1.2 活塞环-缸套摩擦副的润滑研究 | 第18-20页 |
1.2.1 分析模型 | 第18-19页 |
1.2.2 考虑实际影响因素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3 活塞环-缸套摩擦副磨损研究的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3.1 活塞环-缸套的磨损模型 | 第20页 |
1.3.2 影响磨损的因素 | 第20-21页 |
1.4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| 第21-22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油环-缸套摩擦副整体求解域模型的润滑分析 | 第23-52页 |
2.1 基本假设 | 第23页 |
2.2 控制方程和模型 | 第23-31页 |
2.2.1 二维平均Reynolds方程 | 第23-24页 |
2.2.2 表面参数和流量因子 | 第24页 |
2.2.3 微凸体接触模型 | 第24-25页 |
2.2.4 油环油膜厚度计算模型 | 第25-27页 |
2.2.5 油环受力分析 | 第27-30页 |
2.2.6 边界条件 | 第30-31页 |
2.3 计算方法和流程 | 第31-38页 |
2.3.1 计算参数和工况 | 第31页 |
2.3.2 二维平均Reynolds方程的求解 | 第31-36页 |
2.3.3 计算流程 | 第36-38页 |
2.4 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38-50页 |
2.4.1 最小油膜厚度 | 第38-41页 |
2.4.2 最大油膜压力 | 第41-44页 |
2.4.3 微凸体作用力 | 第44-46页 |
2.4.4 摩擦力 | 第46-49页 |
2.4.5 摩擦功耗 | 第49-5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三章 油环-缸套摩擦副分块求解域模型的润滑分析 | 第52-83页 |
3.1 整体和分块求解域模型概述 | 第52页 |
3.2 润滑分析控制方程和模型 | 第52-55页 |
3.2.1 不同模型的油膜厚度方程 | 第52-53页 |
3.2.2 不同模型的油环受力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2.3 不同模型的轴向边界条件 | 第54-55页 |
3.3 计算方法和流程 | 第55-58页 |
3.3.1 分块求解域模型求解域的网格划分 | 第55页 |
3.3.2 计算流程 | 第55-58页 |
3.4 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58-81页 |
3.4.1 最小油膜厚度 | 第58-62页 |
3.4.2 最大油膜压力 | 第62-68页 |
3.4.3 微凸体作用力 | 第68-73页 |
3.4.4 摩擦力 | 第73-78页 |
3.4.5 摩擦功耗 | 第78-8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第四章 计及环背泄油孔影响的润滑分析 | 第83-98页 |
4.1 引言 | 第83页 |
4.2 润滑分析控制方程和模型 | 第83-85页 |
4.2.1 油环流量平衡模型 | 第83-85页 |
4.2.2 边界条件 | 第85页 |
4.3 计算方法和流程 | 第85-89页 |
4.4 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89-96页 |
4.4.1 泄油孔流量以及两端压力差 | 第89-92页 |
4.4.2 最小油膜厚度 | 第92-93页 |
4.4.3 最大油膜压力 | 第93-94页 |
4.4.4 微凸体作用力 | 第94-95页 |
4.4.5 摩擦力 | 第95-96页 |
4.4.6 摩擦功耗 | 第9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96-98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8-1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0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