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电化教育论文--计算机化教学论文

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--以云南民族中学初二信息技术教学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缘由第9-10页
    1.2 选题的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新课标的要求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积极开发适合初中学生的微课案例第10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2-14页
第二章 微课的相关概述和理论依据第14-18页
    2.1 微课的相关概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微课的概念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微课的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微课的类型第15-17页
    2.2 微课的理论依据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混合式学习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教育最优化理论第17-18页
第三章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的前期分析第18-28页
    3.1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情况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初中学生学习特征分析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初中教师能力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3.2 调查设计与实施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目的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对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问卷设计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施测过程第20-21页
    3.3 数据统计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调查结果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3.4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-28页
第四章 初中信息技术微课设计第28-46页
    4.1 微课设计原则第28-29页
    4.2 微课设计过程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微课教学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微视频第30-33页
    4.3 选择开发工具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PPT软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绿屏抠像视频软件-AdobeUltraCS3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动画人物生成软件-Character Builder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中文语音生成软件-iFly Interphonic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通用型课件制作软件-Adobe Captivate 7第37页
    4.4 微课设计案例第37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《形状补间动画》微课教学设计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《形状补间动画》微课视频脚本设计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《形状补间动画》微课视频制作第42-46页
第五章 微课教学实验第46-51页
    5.1 微课教学实验设计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准备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微课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知识前测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微课教学实施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微课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知识后测第47页
    5.2 微课教学实验结果分析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结果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结果分析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验组前测和后测结果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对照组前测和后测结果分析第49-51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1-53页
    6.1 研究总结第51页
    6.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4页
附录第54-61页
    附录A 学生问卷第54-56页
    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第56-57页
    附录C 微课设计脚本第57-58页
    附录D 微课教学实验设计前测、后测题目第58-60页
    附录E 《形状补间动画》获奖证书第60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一株具杀褐飞虱活性银杏内生真菌的研究
下一篇:福建省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