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第一节 海内外李清照研究的现状 | 第9-14页 |
第二节 艾朗诺的李清照研究之独特视角 | 第14-18页 |
第一章 艾朗诺的“李清照创作”研究 | 第18-58页 |
第一节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 | 第19-41页 |
一、《才女之累》中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体现 | 第19-26页 |
二、围绕李清照创作的分析 | 第26-30页 |
三、关于自传式解读 | 第30-33页 |
四、艾朗诺运用女性主义理论的合理性与问题 | 第33-41页 |
第二节 隐喻分析与心理分析方法的运用 | 第41-52页 |
一、《才女之累》中对隐喻分析、心理分析的运用 | 第41-43页 |
二、李清照的文赋 | 第43-45页 |
三、《金石录后序》 | 第45-47页 |
四、艾朗诺运用隐喻分析和心理分析方法的合理性与问题 | 第47-52页 |
第三节 艾朗诺与北美其他汉学家的对比研究 | 第52-58页 |
一、研究侧重点不同 | 第53-56页 |
二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影响 | 第56-58页 |
第二章 艾朗诺的“李清照接受史”研究 | 第58-86页 |
第一节 历史主义分析方法的影响 | 第58-63页 |
一、历史主义分析方法的概述 | 第58-59页 |
二、《才女之累》中历史主义方法论的影响 | 第59-63页 |
第二节 从两性关系的角度分析李清照的明清接受史 | 第63-73页 |
一、“贤内助”与“才女” | 第64-66页 |
二、“贤内助”与“再嫁寡妇”之间的张力 | 第66-68页 |
三、“否认再嫁” | 第68-73页 |
第三节 李清照现当代接受史的分析 | 第73-86页 |
一、“五四”时期文学史中的李清照 | 第74-79页 |
二、关于“再嫁”论战的重现与发展 | 第79-82页 |
三、关于赵明诚妾室或者情妇的新观点 | 第82-86页 |
第三章 艾朗诺的解读:易安词并非自传体 | 第86-104页 |
第一节 传统词学对易安词的自传式解读 | 第86-93页 |
一、分析学术界对易安词的自传式解读 | 第86-90页 |
二、如何看待词的代言性与自传性 | 第90-93页 |
第二节 艾朗诺破除自传式解读后对易安词的纯文学解析 | 第93-104页 |
一、词的叙述人称与视角 | 第94-100页 |
二、易安词与男性文人词在女性形象上的对比 | 第100-104页 |
结语 | 第104-10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7-112页 |
后记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