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19页 |
1 甜樱桃简介 | 第12页 |
2 甜樱桃采后生理变化 | 第12-13页 |
3 国内外甜樱桃冷链物流保鲜现状 | 第13页 |
4 国内外甜樱桃冷链物流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3-17页 |
4.1 甜樱桃采后商品化处理 | 第13-14页 |
4.2 预冷 | 第14-15页 |
4.3 贮藏 | 第15-16页 |
4.4 冷藏运输 | 第16页 |
4.5 冷藏销售 | 第16-17页 |
4.6 家庭保鲜 | 第17页 |
5 课题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5.1 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17-18页 |
5.2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樱桃品质影响的研究 | 第19-2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19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19页 |
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4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| 第2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1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樱桃感官评价的影响 | 第22页 |
2.2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樱桃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2.3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樱桃失重率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2.4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樱桃硬度的影响 | 第24页 |
2.5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樱桃可溶性固形物(TSS)含量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2.6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樱桃可滴定酸(TA)含量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7 不同贮藏温度对甜樱桃Vc含量的影响 | 第26页 |
3 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不同预冷方式对甜樱桃品质影响的研究 | 第27-3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28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27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28页 |
1.4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| 第28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0页 |
2.1 不同预冷方式对甜樱桃预冷速度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2.2 不同预冷方式对甜樱桃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| 第29页 |
2.3 不同预冷方式对甜樱桃营养品质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3 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贮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| 第32-4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4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32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32页 |
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32-34页 |
1.4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| 第3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2页 |
2.1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感官评价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2.2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失重率的影响 | 第35页 |
2.3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果柄干枯率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2.4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腐烂率的影响 | 第36页 |
2.5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呼吸强度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2.6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2.7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可滴定酸(TA)含量的影响 | 第38页 |
2.8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可溶性固形物(TSS)含量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2.9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Vc含量的影响 | 第39页 |
2.10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色差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2.11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过氧化物酶(POD)和过氧化氢酶(CAT)活性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2.12 不同包装方式对甜樱桃多酚氧化酶(PPO)活性的影响 | 第42页 |
3 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五章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品质影响的研究 | 第44-5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4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44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44页 |
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44页 |
1.4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| 第4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9页 |
2.1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温度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2.2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感官评价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2.3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失重率的影响 | 第46页 |
2.4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硬度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2.5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呼吸强度的影响 | 第47页 |
2.6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2.7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可滴定酸(TA)含量的影响 | 第48页 |
2.8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可溶性固形物(TSS)含量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2.9 不同运输方式对甜樱桃Vc含量的影响 | 第49页 |
3 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六章 不同销售方式对甜樱桃品质影响的研究 | 第50-5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0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50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50页 |
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50页 |
1.4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| 第5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0-53页 |
2.1 不同销售方式对甜樱桃感官评价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2.2 不同销售方式对甜樱桃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2.3 不同销售方式对甜樱桃失重率和硬度的影响 | 第52页 |
2.4 不同销售方式对甜樱桃可滴定酸(TA)和可溶性固形物(TSS)含量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2.5 不同销售方式对甜樱桃Vc含量的影响 | 第53页 |
3 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七章 不同家庭保鲜方式对甜樱桃品质影响的研究 | 第54-5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4页 |
1.1 试验材料 | 第54页 |
1.2 试验方法 | 第54页 |
1.3 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54页 |
1.4 数据的差异性分析 | 第5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6页 |
2.1 不同家庭保鲜方式对 0℃加湿销售 2d后甜樱桃品质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3 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附录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硕士阶段发表论文及专利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