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文学理论论文--文学创作论论文--文学翻译论文

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中的话语标记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4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对象第14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可以窥见现代汉语形成初期话语标记概貌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话语标记是观察早期现代汉语语篇语用特征的一个窗口第15-17页
    1.3 话语标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话语标记国外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话语标记国内研究现状第18-21页
第2章 话语标记概述第21-24页
    2.1 话语标记内涵第21页
    2.2 话语标记外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英语研究界对话语标记外延的界定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汉语研究界对话语标记外延的界定第22页
    2.3 话语标记的语篇语用功能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英语研究界对英语话语标记篇章语用功能的认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汉语研究界对汉语话语标记篇章语用功能的认识第23-24页
第3章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中的话语标记第24-60页
    3.1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话语标记语义分类第24-37页
    3.2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中话语标记句法分布第37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英文原文中的句法分布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中文译文中的句法分布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英文原文与中文译文话语标记句法分布对比第44页
    3.3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话语标记语用功能第4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语篇组织功能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人际商讨功能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元语言功能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的话语标记语用功能对比第55-60页
第4章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话语标记基本特征第60-92页
    4.1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话语标记概况第60-61页
    4.2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话语标记特点及制约因素第6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这一时期话语标记的隐显与翻译策略第61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这一时期话语标记的隐显与输出、植入语境第72-73页
    4.3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话语标记的时代性第73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与近代白话小说话语标记比较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与现代汉语译本中话语标记比较第78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小结第86-87页
    4.4 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的翻译活动对话语标记语篇层面的影响第87-92页
结语第92-95页
致谢第95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3页
附录1:本文所考察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(1920—1930)英美翻译文学作品译者及版本说明第103-105页
附录2:“白话文运动”时期英美翻译文学中的话语标记语料举例(部分)第105-150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50页

论文共1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、新加坡与英国初中几何教材认知复杂程度的比较研究
下一篇:折纸活动对初中数学新教师MR影响的个案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