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、新加坡与英国初中几何教材认知复杂程度的比较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2 研究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1.3.2 实践意义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3页 |
2.1 认知复杂程度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2.1.1 认知心理角度 | 第14-15页 |
2.1.2 数学相关认知角度 | 第15-16页 |
2.2 数学教材认知复杂程度的相关比较 | 第16-19页 |
2.2.1 数学教材例、习题的综合性比较 | 第16-17页 |
2.2.2 数学教材例、习题解题步骤的数量的比较 | 第17页 |
2.2.3 数学教材例、习题背景特点的比较 | 第17页 |
2.2.4 数学教材例、习题类型的比较 | 第17-18页 |
2.2.5 数学教材认知复杂程度的比较 | 第18-19页 |
2.3 几何教材的比较 | 第19-22页 |
2.3.1 几何教材整体性的比较 | 第19-21页 |
2.3.2 几何教材内容结构及其呈现的比较 | 第21-22页 |
2.4 综述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研究方法 | 第23-36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3-24页 |
3.2 比较框架建构 | 第24-31页 |
3.2.1 认知复杂程度的广度比较维度 | 第24页 |
3.2.2 认知复杂程度的深度比较维度 | 第24-31页 |
3.3 编码 | 第31-34页 |
3.3.1 认知复杂程度的广度编码 | 第31-33页 |
3.3.2 认知复杂程度的深度编码 | 第33-34页 |
3.4 信度分析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研究结果 | 第36-60页 |
4.1 三角形的认知复杂程度比较结果 | 第36-44页 |
4.1.1 三角形数学问题数量分布情况 | 第36页 |
4.1.2 三角形数学问题的认知广度比较 | 第36-37页 |
4.1.3 三角形数学问题的认知深度比较 | 第37-43页 |
4.1.4 三角形部分认知复杂程度比较结果小结 | 第43-44页 |
4.2 四边形的认知复杂程度比较结果 | 第44-52页 |
4.2.1 四边形数学问题数量分布情况 | 第44页 |
4.2.2 四边形数学问题的认知广度比较 | 第44-45页 |
4.2.3 四边形数学问题的认知深度比较 | 第45-51页 |
4.2.4 四边形部分认知复杂程度比较结果小结 | 第51-52页 |
4.3 圆的认知复杂程度比较结果 | 第52-60页 |
4.3.1 圆数学问题数量分布情况 | 第52页 |
4.3.2 圆数学问题的认知广度比较 | 第52-53页 |
4.3.3 圆数学问题的认知深度比较 | 第53-59页 |
4.3.4 圆部分认知复杂程度比较结果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5章 总结与讨论 | 第60-64页 |
5.1 认知复杂程度的广度比较 | 第60-61页 |
5.1.1 认知复杂程度广度的相似点 | 第60页 |
5.1.2 认知复杂程度广度的不同点 | 第60-61页 |
5.2 认知复杂程度的深度比较 | 第61-64页 |
5.2.1 认知复杂程度深度的相似点 | 第61-62页 |
5.2.2 认知复杂程度深度的不同点 | 第62-64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4-67页 |
6.1 结论 | 第64页 |
6.2 启示 | 第64-66页 |
6.2.1 教材编写者的启示 | 第64-65页 |
6.2.2 教师的启示 | 第65-66页 |
6.3 有待研究的问题 | 第66页 |
6.4 研究不足之处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在学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