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尔·胡克斯的批判课程理论及其启示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绪论 | 第8-24页 |
(一)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| 第8-11页 |
1. 研究的缘起 | 第8-10页 |
2. 研究的目的 | 第10页 |
3. 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20页 |
1. 相关概念阐释 | 第11-14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14-20页 |
(三) 研究的基本内容、重点、难点 | 第20-21页 |
1. 研究的基本内容 | 第20-21页 |
2. 研究的重点、难点 | 第21页 |
(四) 研究的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 研究思路 | 第21页 |
2. 研究方法 | 第21-24页 |
一、贝尔·胡克斯批判课程理论的产生背景 | 第24-34页 |
(一) 时代背景 | 第24-26页 |
1.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| 第24页 |
2. 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 | 第24-25页 |
3. 美国文化战争 | 第25-26页 |
(二) 个人经历 | 第26-34页 |
1. 贝尔·胡克斯的个人经历 | 第26-31页 |
2. 关于胡克斯的笔名 | 第31-32页 |
3. 关于胡克斯的写作 | 第32-34页 |
二、贝尔·胡克斯批判课程理论 | 第34-64页 |
(一) 贝尔·胡克斯批判课程理论的理论渊源 | 第34-45页 |
1. 批判教育学 | 第34-36页 |
2. 女性主义理论 | 第36-39页 |
3. 多元文化主义 | 第39-41页 |
4. 人间佛学 | 第41-43页 |
5. 种族主义理论 | 第43-44页 |
6. 阶级理论 | 第44-45页 |
(二) 胡克斯批判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| 第45-64页 |
1. 课程价值 | 第46-48页 |
2. 课程内容 | 第48-52页 |
3. 课程实施 | 第52-62页 |
4. 课程研究方法 | 第62-64页 |
三、胡克斯批判课程理论的评价 | 第64-66页 |
(一) 重视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连结 | 第64页 |
(二) 课程理论系统性不足 | 第64-65页 |
(三) 课程理论实践存在难度与局限 | 第65-66页 |
四、胡克斯批判课程理论的启示 | 第66-72页 |
(一) 秉持人文关怀的课程价值取向 | 第66-67页 |
1. 强调课程的生命关怀 | 第66页 |
2. 倡导全人教育 | 第66-67页 |
3. 注重批判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| 第67页 |
(二) 重视课程公平 | 第67-69页 |
(三) 课程中适度彰显非理性精神 | 第69-70页 |
(四) 重视教师的批判意识与能力 | 第70-72页 |
结语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后记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