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框架和方法 | 第13-16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14-15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2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基础及其评析 | 第16-26页 |
2.1 股权激励内涵及主要类型 | 第16-17页 |
2.1.1 股权激励内涵 | 第16页 |
2.1.2 股权激励主要类型 | 第16-17页 |
2.2 滚动式股权激励与一般限制性股票对比 | 第17-18页 |
2.3 股权激励相关基础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3.1 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3.2 激励理论 | 第19页 |
2.3.3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4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20-26页 |
2.4.1 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 | 第20-22页 |
2.4.2 股权激励计划设计 | 第22-26页 |
3 昆药集团滚动式股权激励案例简介 | 第26-42页 |
3.1 昆药集团公司概况 | 第26-28页 |
3.1.1 公司基本情况 | 第26-27页 |
3.1.2 公司控制权结构 | 第27-28页 |
3.1.3 公司薪酬政策 | 第28页 |
3.2 昆药集团实施股权激励动因 | 第28-30页 |
3.2.1 组建股东与主要经营管理团队的利益共同体 | 第28-29页 |
3.2.2 吸引与保留更多的管理人才 | 第29页 |
3.2.3 以新一轮医改为契机加速公司发展 | 第29-30页 |
3.3 昆药集团两次滚动式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| 第30-42页 |
3.3.1 第一次滚动式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| 第31-37页 |
3.3.2 第二次滚动式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| 第37-40页 |
3.3.3 昆药集团两次滚股权激励方案比较 | 第40-42页 |
4 昆药集团滚动式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分析 | 第42-58页 |
4.1 滚动式股权激励实施对公司市场业绩状况影响分析 | 第42-46页 |
4.1.1 超额收益率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1.2 机构投资者变化情况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1.3 投资回报率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2 滚动式股权激励实施对公司财务指标影响分析 | 第46-53页 |
4.2.1 营运能力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2.2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2.3 偿债能力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2.4 发展能力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3 滚动式股权激励实施对公司非财务指标影响分析 | 第53-58页 |
4.3.1 市场占有率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3.2 科研能力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3.3 核心人员变化情况分析 | 第57-58页 |
5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58-62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8-59页 |
5.2 研究启示 | 第59-62页 |
5.2.1 完善并创新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股权激励模式 | 第59页 |
5.2.2 将考核贯穿于股权激励各个阶段 | 第59-60页 |
5.2.3 以股权激励考核指标为导向引导公司发展 | 第60-61页 |
5.2.4 完善公司控制权结构,健全公司内控体系 | 第61页 |
5.2.5 在今后股权激励方案中适当扩大激励对象范围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后记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