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1 调头组织适应性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2 调头组织方法研究 | 第11页 |
1.2.3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信号交叉口调头需求及组织方法 | 第15-26页 |
2.1 交叉口调头需求分析 | 第15-17页 |
2.1.1 城市道路调头需求成因 | 第15页 |
2.1.2 调头车流时空分布特性 | 第15-16页 |
2.1.3 调头车流运行特征 | 第16-17页 |
2.2 交叉口调头车流组织方法 | 第17-22页 |
2.2.1 常见平面交叉口调头组织形式 | 第17-20页 |
2.2.2 常见平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3 本文研究对象 | 第22-25页 |
2.3.1 交叉口几何特征 | 第22-24页 |
2.3.2 信号控制方案 | 第24-2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单左转车道交叉口调头选位研究 | 第26-35页 |
3.1 左转与调头车流相互影响机理 | 第26-30页 |
3.1.1 调头车辆阻挡左转车辆通行 | 第27-28页 |
3.1.2 左转车辆阻挡调头车辆通行 | 第28-30页 |
3.2 左转与调头共用车道损失时间计算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2.1 调头车辆阻挡左转车辆总损失时间计算模型 | 第30页 |
3.2.2 左转车辆阻挡调头车辆总损失时间计算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3 左转与调头共用车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| 第31页 |
3.4 单左转车道交叉口调头选位方法 | 第31-34页 |
3.4.1 调头选位原则 | 第31-32页 |
3.4.2 调头选位方法 | 第32-3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双左转车道交叉口调头选位研究 | 第35-49页 |
4.1 基于WARDROP平衡原理的左转车辆选道模型 | 第35-43页 |
4.1.1 左转专用车道预期通行时间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1.2 左转与调头共用车道预期通行时间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1.3 双左转车道左转车辆选道模型建立 | 第42-43页 |
4.2 双左转车道综合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| 第43-45页 |
4.2.1 双左转车道车辆排队与驶离规律 | 第43-45页 |
4.2.2 双左转车道综合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建立 | 第45页 |
4.3 双左转车道交叉口调头选位方法 | 第45-48页 |
4.3.1 调头选位原则 | 第45-46页 |
4.3.2 调头选位方法 | 第46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实例分析及仿真验证 | 第49-62页 |
5.1 单左转车道交叉口调头选位实例分析 | 第49-51页 |
5.1.1 地点选取及交通调查 | 第49-50页 |
5.1.2 单左转车道交叉口最佳调头选位求解 | 第50-51页 |
5.1.3 方案评价 | 第51页 |
5.2 双左转车道交叉口调头选位实例分析 | 第51-53页 |
5.2.1 地点选取及交通调查 | 第51-52页 |
5.2.2 双左转车道交叉口最佳调头选位求解 | 第52-53页 |
5.2.3 方案评价 | 第53页 |
5.3 仿真验证 | 第53-61页 |
5.3.1 单左转车道交叉口仿真建模 | 第53-57页 |
5.3.2 双左转车道交叉口仿真建模 | 第57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主要工作总结 | 第62页 |
6.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1页 |
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