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教科书之德育要素及传承研究--以我国八套小学《语文》教科书为文本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7页
目录第7-9页
导论第9-19页
 (一) 研究缘起第9-11页
  1. 教科书:特定价值与观念的载体第9页
  2. 语文教科书:"文"与"道"的统一第9-10页
  3. 现实图景:文本诠释中道德要素的迷失第10-11页
 (二) 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1. 关于教科书价值取向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2. 关于语文教科书德育取向的研究第12-14页
  3. 现有研究的局限第14-15页
 (三) 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 1. 挖掘教科书中的德育要素第15-16页
  2. 更好的发挥学科德育第16页
  3. 建构教科书分析的框架第16-17页
 (四) 研究思路第17-19页
一、研究设计第19-27页
 (一) 研究对象第19-21页
 (二) 研究结构与流程第21-22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与工具第22-25页
  1. 内容分析法:量化与质性的结合第22-24页
  2. 论述分析第24-25页
  3. 比较研究法第25页
  4. 具体的统计方法第25页
 (四) 研究信度与效度第25-27页
二、分析框架第27-33页
 (一) 道德内容体系的基础性构成分析第27-30页
  1. 国外学者关于道德内容构成的论述第27-29页
  2. 国内学者关于道德内容构成的论述第29-30页
  3. 道德内容体系的构成分析表第30页
 (二) 相关学者的分析框架第30-32页
 (三) 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第32-33页
三、文本分析第33-56页
 (一) 小学语文教科书之德育要素的内容分析第33-50页
  1. 第一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要素分析第33-35页
  2. 第二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要素分析第35-37页
  3. 第三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要素分析第37-40页
  4. 第四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要素分析第40-42页
  5. 第五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分析第42-44页
  6. 第六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要素分析第44-46页
  7. 第七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分析第46-48页
  9. 第八套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要素分析第48-50页
 (二) 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要素之传承研究第50-56页
  1. 基于八套教科书德育要素的比较分析第50-53页
  2. 基于教科书经典课文的分析第53-56页
四、结论与建议第56-66页
 (一) 结论第56-63页
  1. "爱国"为各套教科书培养学生道德方面的第一要务第56-57页
  2. 道德领域方面,"有关自然"的主题得到高度关注第57-58页
  3. 个人价值标准上,最为强调勤奋刻苦第58-59页
  4. 由"政治挂帅"到"人性追问"的诉求第59-60页
  5. 从"社会我"到"个体我"的转变第60-61页
  6. 由"宏大叙事"到"生活叙事"的变迁第61-63页
 (二) 建议第63-66页
  1. 优化呈现方式,增强生活德育要素第63-64页
  2. 完善德育内容,增加法制教育观念第64页
  3. 科学教科书编写,量化德育要素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0页
附录:八套教科书德育要素统计表第70-7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8-79页
致谢第79-80页

论文共8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走向对话的学校道德教育
下一篇:校园童谣的传播路径及其调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