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课堂话语模式的汉语综合课学生引发语研究--以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1页 |
·研究缘起 | 第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6页 |
·课堂话语定性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课堂话语模式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引发语研究 | 第13-16页 |
第三章 汉语综合课学生引发语模式分析 | 第16-29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6-17页 |
·相关统计 | 第17-19页 |
·讨论与分析 | 第19-25页 |
·典型的IRF模式 | 第19-20页 |
·IRF模式简单变体 | 第20-22页 |
·IRF模式扩展与延伸 | 第22-25页 |
·学生引发语特点分析 | 第25-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7-29页 |
第四章 汉语综合课学生引发语功能类型 | 第29-35页 |
·询问类引发语 | 第30-31页 |
·补充类引发语 | 第31-32页 |
·陈述类引发语 | 第32-3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35-38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35-36页 |
·教学启示与建议 | 第36-37页 |
·研究的不足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附录一 | 第41-43页 |
附录二 | 第43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