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档案学、档案事业论文--档案学论文

档案工作中的跨界合作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1 绪论第8-14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第8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·文献研究法第12页
     ·跨学科研究法第12页
     ·案例分析法第12页
   ·研究创新点与特色第12-14页
2 档案工作中的跨界合作概述第14-23页
   ·相关概念界定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跨界第14页
     ·跨界合作第14页
     ·档案工作跨界合作第14-15页
   ·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必要性第15-17页
     ·解决档案工作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档案工作社会化背景下合作共赢理念的要求第16页
     ·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的必然选择第16-17页
   ·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可行性第17-20页
     ·技术支撑—互联网技术、社交媒体的发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思维创新—跨界思维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实践借鉴—国内外档案工作跨界合作实践经验第19-20页
   ·跨界合作对档案工作的意义第20-23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整合档案资源,促进资源共享第20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获取外部资金支持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激发公众兴趣,扩大用户群体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有利于提高档案服务质量,满足用户需求第22-23页
3 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可能范畴和实践案例第23-32页
   ·档案部门和其他公共文化机构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跨界整合档案资源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跨界举办档案展览第24页
     ·跨界保护文化遗产第24页
   ·档案部门和新闻媒体第24-27页
     ·利用地方报纸或杂志合作开辟档案专栏第25页
     ·利用广播或者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合作开发档案类电视节目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利用社交媒体与公众合作编研档案信息第26-27页
   ·档案部门和商业性机构第27-29页
     ·与私营企业进行合作第27-28页
     ·与专业化档案信息服务企业进行业务外包合作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与互联网企业进行数据合作,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第29页
   ·档案部门和高校、个人以及民间团体第29-32页
     ·与高校联合进行档案编研第30页
     ·与普通公民合作开发档案资源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与民间团体联合征集,保护民族记忆第31-32页
4 我国档案工作中跨界合作的基本现状第32-37页
   ·宏观现状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合作层次分布不均第32页
     ·工作环节合作分布不均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合作主体分布不均第33页
     ·合作地域分布不均第33页
   ·微观现状分析第33-37页
     ·档案编研工作中的跨界合作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档案宣传工作中的跨界合作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档案利用工作中的跨界合作第35-37页
5 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第37-42页
   ·政策支持不足、合作资金缺乏第37页
   ·相关技术不成熟,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第37-38页
   ·合作机制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·知识产权问题第39页
   ·组织机构文化差异第39-40页
   ·专业复合型人才缺乏第40-42页
6 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策略第42-53页
   ·建立长久的机构协调机制第42-44页
   ·搭建统一的技术平台机制第44-47页
   ·构建科学的利益平衡机制第47-48页
   ·创造有效的知识产权机制第48-49页
   ·创建特色的资源共享机制第49-50页
   ·探索合理的跨界人才培养机制第50-53页
结语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9页
致谢第59-6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课堂话语模式的汉语综合课学生引发语研究--以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
下一篇: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国际汇款业务流程再造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