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4页 |
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文献研究法 | 第12页 |
·跨学科研究法 | 第12页 |
·案例分析法 | 第12页 |
·研究创新点与特色 | 第12-14页 |
2 档案工作中的跨界合作概述 | 第14-23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跨界 | 第14页 |
·跨界合作 | 第14页 |
·档案工作跨界合作 | 第14-15页 |
·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必要性 | 第15-17页 |
·解决档案工作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| 第15-16页 |
·档案工作社会化背景下合作共赢理念的要求 | 第16页 |
·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的必然选择 | 第16-17页 |
·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可行性 | 第17-20页 |
·技术支撑—互联网技术、社交媒体的发展 | 第17-18页 |
·思维创新—跨界思维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 | 第18-19页 |
·实践借鉴—国内外档案工作跨界合作实践经验 | 第19-20页 |
·跨界合作对档案工作的意义 | 第20-23页 |
·有利于整合档案资源,促进资源共享 | 第20页 |
·有利于获取外部资金支持 | 第20-21页 |
·有利于激发公众兴趣,扩大用户群体 | 第21-22页 |
·有利于提高档案服务质量,满足用户需求 | 第22-23页 |
3 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可能范畴和实践案例 | 第23-32页 |
·档案部门和其他公共文化机构 | 第23-24页 |
·跨界整合档案资源 | 第23-24页 |
·跨界举办档案展览 | 第24页 |
·跨界保护文化遗产 | 第24页 |
·档案部门和新闻媒体 | 第24-27页 |
·利用地方报纸或杂志合作开辟档案专栏 | 第25页 |
·利用广播或者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合作开发档案类电视节目 | 第25-26页 |
·利用社交媒体与公众合作编研档案信息 | 第26-27页 |
·档案部门和商业性机构 | 第27-29页 |
·与私营企业进行合作 | 第27-28页 |
·与专业化档案信息服务企业进行业务外包合作 | 第28-29页 |
·与互联网企业进行数据合作,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| 第29页 |
·档案部门和高校、个人以及民间团体 | 第29-32页 |
·与高校联合进行档案编研 | 第30页 |
·与普通公民合作开发档案资源 | 第30-31页 |
·与民间团体联合征集,保护民族记忆 | 第31-32页 |
4 我国档案工作中跨界合作的基本现状 | 第32-37页 |
·宏观现状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合作层次分布不均 | 第32页 |
·工作环节合作分布不均 | 第32-33页 |
·合作主体分布不均 | 第33页 |
·合作地域分布不均 | 第33页 |
·微观现状分析 | 第33-37页 |
·档案编研工作中的跨界合作 | 第33-34页 |
·档案宣传工作中的跨界合作 | 第34-35页 |
·档案利用工作中的跨界合作 | 第35-37页 |
5 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 | 第37-42页 |
·政策支持不足、合作资金缺乏 | 第37页 |
·相关技术不成熟,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 | 第37-38页 |
·合作机制中的利益协调问题 | 第38-39页 |
·知识产权问题 | 第39页 |
·组织机构文化差异 | 第39-40页 |
·专业复合型人才缺乏 | 第40-42页 |
6 档案工作中开展跨界合作的策略 | 第42-53页 |
·建立长久的机构协调机制 | 第42-44页 |
·搭建统一的技术平台机制 | 第44-47页 |
·构建科学的利益平衡机制 | 第47-48页 |
·创造有效的知识产权机制 | 第48-49页 |
·创建特色的资源共享机制 | 第49-50页 |
·探索合理的跨界人才培养机制 | 第50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