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水路运输论文--船舶工程论文--船舶原理论文--船舶结构力学论文--船舶振动论文

复合结构基座减振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

摘要第1-9页
ABSTRACT第9-1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7-37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第17-20页
   ·船舶隔振系统及研究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·单层隔振系统第21页
     ·双层隔振系统第21页
     ·浮筏隔振系统第21-24页
   ·船体基座及船体结构中的声传递研究第24-27页
   ·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阻尼研究综述第27-30页
     ·复合材料阻尼机理第27-28页
     ·阻尼的解析预报模型第28-30页
   ·船舶减振降噪设计与评价指标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设计思想第30-31页
     ·评价指标第31-32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思路、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32-37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本文的创新点第34-37页
第二章 基本元件动力学特性的矩阵描述法第37-53页
   ·引言第37-38页
   ·欧拉梁第38-43页
     ·传递矩阵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广义阻抗矩阵第41-43页
   ·杆第43-45页
     ·传递矩阵第44页
     ·广义阻抗矩阵第44-45页
   ·一般二维梁及二端连续元件算例第45-47页
   ·阻抗矩阵与刚度矩阵的关系第47页
   ·一维离散元件第47-50页
     ·传递矩阵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广义阻抗矩阵第49页
     ·传递矩阵、广义阻抗矩阵与点阻抗、点导纳的关系第49-50页
   ·刚体第50-51页
   ·质量、弹簧的广义阻抗矩阵与无阻尼杆的广义阻抗矩阵的关系第5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三章 组合结构动力学特性的阻抗综合法第53-79页
   ·引言第53-54页
   ·机械阻抗及其各种描述法第54-60页
     ·机械阻抗的基本定义第55-57页
     ·机械阻抗的广义定义第57-60页
   ·一维离散元件的点阻抗及点导纳特性第60-61页
   ·机电模拟及机械网络理论第61-64页
     ·机电模拟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机械网络图的画法第62-63页
     ·机械网络理论第63-64页
   ·四端参数振动分析技术第64-68页
     ·四端参数矩阵第64-66页
     ·一维离散元件的向后传递矩阵第66-67页
     ·杆的向后传递矩阵第67页
     ·四端系统的串联和并联第67-68页
   ·阻抗综合法的基本原理和算例第68-78页
     ·单层隔振模型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加固型阻振基座的纵向振动第70-74页
     ·悬臂型阻振基座的横向振动第74-76页
     ·简单刚架的振动第76-7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四章 复合材料杆件动力学实验及分析第79-111页
   ·引言第79-80页
   ·杆的纵向强迫振动及速度阻抗第80-96页
     ·不同边界条件下杆的速度阻抗公式第80-84页
     ·阻尼对杆阻抗的影响第84-88页
     ·材料对杆阻抗的影响第88-96页
   ·杆的机械阻抗理论与解析模态分析第96-98页
   ·机械阻抗测量第98-102页
     ·测量原理第98-99页
     ·测量要求第99页
     ·测量方案第99-100页
     ·测量结果的初步分析第100-102页
   ·模态参数初值的确定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基于原点阻抗测试曲线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—实验模态分析法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基于无阻尼杆件理论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—解析模态分析法第104页
     ·混合方法第104页
   ·参数识别的优化研究第104-108页
   ·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传递阻抗的实验验证第108-10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9-111页
第五章 复合材料 T 型胶接接头动力学实验及分析第111-125页
   ·引言第111-113页
   ·T 型接头的机械阻抗测量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·T 型接头试件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测量方案第114-115页
   ·模态参数的确定第115-123页
     ·正装实验分析第115-118页
     ·反装实验分析第118-1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23-125页
第六章 胶接元件的动力学特性第125-143页
   ·引言第125-128页
   ·T 型接头胶接结合部的实验研究第128-136页
     ·理论推导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·实验设计及数据获取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·胶接元件的动力学特性第131-136页
   ·T 型接头胶接结合部的有限元实现第136-139页
   ·3 个bush 的组合模拟阻抗矩阵的算例第139-141页
     ·阻抗矩阵法第140页
     ·传递矩阵法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法第14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41-143页
第七章 基座动力学特性的实验研究与仿真计算第143-173页
   ·引言第143-145页
   ·基座的实验研究第145-156页
     ·实验介绍第145-149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处理第149-156页
   ·基座的仿真计算第156-172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第156-158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第158-166页
     ·功率流传递率第166-170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170-17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72-173页
第八章 总结与展望第173-177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173-175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175-177页
参考文献第177-187页
致谢第187-18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第188-190页

论文共1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型液化天然气船超低温作用下结构安全问题研究
下一篇: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研究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