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性淀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11-21页 |
·宿主与其肠道内微生物的互利共生关系 | 第11-12页 |
·动物微生态 | 第11-12页 |
·肠道微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| 第12页 |
·对宿主肠道发育的影响 | 第12页 |
·协助宿主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 | 第12页 |
·对宿主免疫的影响 | 第12页 |
·抗性淀粉 | 第12-18页 |
·抗性淀粉的形成与结构 | 第12-14页 |
·RS的生理功能 | 第14-16页 |
·RS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·抗性淀粉发酵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·短链脂肪酸 | 第18-19页 |
·DGGE技术 | 第19页 |
·DGGE技术及其原理 | 第19页 |
·DGGE技术在肠道微生物区系分析上的应用 | 第19页 |
·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抗性淀粉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 | 第21-47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1页 |
·动物饲料配方 | 第21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3-27页 |
·动物试验设计 | 第23页 |
·样品的采集 | 第23页 |
·PH的测定 | 第23页 |
·短链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·结肠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| 第24页 |
·肠道微生物区系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26-27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6页 |
·不同含量RS对小鼠结肠内容物PH的影响 | 第27-29页 |
·实验期间小鼠结肠内容物SCFAS含量的变化 | 第29-35页 |
·实验期间小鼠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 | 第35-43页 |
·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分析 | 第43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·RS对小鼠结肠PH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RS对小鼠肠道代谢产物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RS对小鼠肠道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| 第46页 |
·RS对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第3章 抗性淀粉体外发酵体系 | 第47-54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47页 |
·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4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分析测定方法 | 第48页 |
·数据处理方法 | 第4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体外发酵液中PH的变化 | 第48-49页 |
·体外发酵过程中肠道菌群的生长趋势 | 第49-51页 |
·体外发酵过程中SCFAS的变化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·体外发酵RS对PH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体外发酵RS对菌群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体外发酵RS对SOFAS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抗性淀粉对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研究 | 第54-62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原料与试剂 | 第54页 |
·主要设备 | 第54页 |
·菌株和培养基组成 | 第54页 |
·菌株的培养及活菌数的计数 | 第54-55页 |
·菌悬液的制备 | 第55页 |
·抗性淀粉的体外模拟发酵 | 第55页 |
·短链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| 第55页 |
·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| 第5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0页 |
·外源菌群培养基的活菌数 | 第55-56页 |
·小鼠肠道内容物对抗性淀粉的发酵作用 | 第56-57页 |
·外源菌群对小鼠肠道内容物发酵抗性淀粉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·添加外源菌群对发酵体系中PH的影响 | 第59页 |
·抗性淀粉对菌群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·外源菌群对抗性淀粉发酵产酸的调控作用 | 第60-61页 |
·抗性淀粉对外源菌群生长的调控作用 | 第61-62页 |
第5章 结论、创新点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·结论 | 第62页 |
·创新点 | 第62页 |
·展望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