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缩略词 | 第5-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9-16页 |
1 乳酸菌细菌素的研究进展 | 第9-12页 |
·乳酸菌的概述 | 第9-10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的概述 | 第10-12页 |
2 乳酸菌细菌素的分离纯化 | 第12-14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的主要分离纯化层析技术 | 第12-13页 |
·乳酸菌细菌素分离纯化的其他技术 | 第13-14页 |
3 乳酸菌细菌素的应用与展望 | 第14-16页 |
1 引言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意义与理论依据 | 第16页 |
·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3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17-21页 |
·菌株 | 第17页 |
·培养基 | 第17-18页 |
·主要药品试剂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9-20页 |
·试剂的配制 | 第20-21页 |
·方法 | 第21-32页 |
·指示菌培养及菌悬液的制备 | 第21页 |
·乳酸菌的培养及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| 第21-23页 |
·细菌素的活性评价 | 第23页 |
·蛋白浓度的测定(Lowry法) | 第23页 |
·细菌素效价与比活的测定 | 第23-24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初步纯化的层析选择与条件优化 | 第25-3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3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活性检测与评价 | 第32页 |
·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| 第32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粗制品初步分离方法的比较 | 第32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| 第32-37页 |
·戊糖乳杆菌细菌素PentocinLPEM818的pH稳定性 | 第32-33页 |
·戊糖乳杆菌细菌素PentocinLPEM818的热稳定性 | 第33页 |
·戊糖乳杆菌细菌素PentocinLPEM818的酶敏感性试验 | 第33-34页 |
·戊糖乳杆菌细菌素PentocinLPEM818的有机溶剂敏感性 | 第34页 |
·戊糖乳杆菌细菌素PentocinLPEM818的抑菌谱 | 第34-35页 |
·作用方式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·生理曲线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初步纯化的层析选择与条件优化 | 第37-41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凝胶过滤层析的条件优化 | 第37-38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疏水相互作用层析的条件优化 | 第38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离子交换层析的条件优化 | 第38-39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优化 | 第39-41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分子量的初步确定 | 第41-42页 |
·Tricine-SDS-PAGE电泳的确定 | 第41-42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纯化效果评价 | 第42-43页 |
4 讨论 | 第43-45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生物学特性 | 第43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初步分离纯化 | 第43-44页 |
·戊糖乳杆菌素LPEM818的初步分子质量测定 | 第44-45页 |
5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