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实践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一、研究动因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的意义 | 第11-13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对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的解析 | 第13-18页 |
一、初中阶段学生剖析 | 第13-14页 |
(一) 初中阶段学生年龄特征 | 第13页 |
(二) 初中阶段学生审美需求 | 第13-14页 |
二、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14-18页 |
(一) 美术课程标准 | 第14页 |
(二) 生活教育理论 | 第14-16页 |
(三) 主题式教学理论 | 第16-17页 |
(四) 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研究 | 第18-24页 |
一、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目标 | 第18页 |
二、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原则 | 第18-19页 |
(一) 开放性与自主性 | 第18-19页 |
(二) 生活化与问题性 | 第19页 |
(三) 主题化与基础性 | 第19页 |
三、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设想 | 第19-24页 |
(一) 转变师生观念 | 第19-20页 |
(二) 构建主题性教学 | 第20-21页 |
(三) 改变行动模式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实践 | 第24-30页 |
一、主题式课例实践——《生活用品再设计》 | 第24-28页 |
(一) 主题确立 | 第25-26页 |
(二) 教学设计与实施 | 第26-28页 |
二、创建具有长期性和连贯性的综合评价机制 | 第28-30页 |
(一) 综合性教学评价原则 | 第28-29页 |
(二) 长期性和连贯性评价机制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源于生活的初中设计课教学案例分析 | 第30-41页 |
一、教学案例一《立体纸贺卡》 | 第30-41页 |
(一) 案例设计理念 | 第30页 |
(二) 教学实施过程 | 第30-40页 |
(三) 教学反思 | 第40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