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研究--兼论与传统历史教案的区别
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引言 | 第7-14页 |
一、选题由来 | 第7-8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三、研究资料 | 第11-12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页 |
五、创新与不足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教学设计概述 | 第14-19页 |
第一节 教学设计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| 第15-19页 |
一、传播理论 | 第15-16页 |
二、系统理论 | 第16页 |
三、学习理论 | 第16-17页 |
四、教学理论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的要素、流程 | 第19-40页 |
第一节 历史教学设计的要素 | 第19-25页 |
一、教学目标 历史教学设计的灵魂 | 第19-21页 |
二、教学内容 历史教学设计的载体 | 第21-22页 |
三、教学策略 历史教学设计的路径 | 第22-24页 |
四、教学评价 历史教学设计的推力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历史教学设计的流程 | 第25-40页 |
一、明晰教学目标 | 第25-30页 |
二、选择教学内容 | 第30-33页 |
三、设计教学策略 | 第33-37页 |
四、完善教学评价 | 第37-40页 |
第三章 历史教学设计的特点 | 第40-49页 |
第一节 历史教学设计的证据性 | 第40-43页 |
一、课堂教学内容的证据性 | 第40-41页 |
二、课堂教学过程的证据性 | 第41-42页 |
三、课堂教学重思维的证据性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历史教学设计的体验性 | 第43-46页 |
一、文字、图片资料与知识构建的引导 | 第43-45页 |
二、视频、音频资料与思维想象的升华 | 第45页 |
三、文物、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 | 第45-46页 |
第三节 历史教学设计的思想性 | 第46-49页 |
一、学者编撰教学用书的思想性 | 第46-47页 |
二、教师重组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| 第47-48页 |
三、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思想性 | 第48-49页 |
第四章 从传统历史教案走向现代历史教学设计 | 第49-57页 |
第一节 传统教案与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的区别 | 第49-53页 |
一、目标叙写 教师与学生 | 第49-51页 |
二、教学方法 教法与学法 | 第51-52页 |
三、课程设计 预设与生成 | 第52-53页 |
四、教学反思 缺失与注重 | 第53页 |
第二节 新课程历史教学设计的现实意义 | 第53-57页 |
一、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| 第54页 |
二、教学设计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| 第54-55页 |
三、教学设计反映教学发展的趋势 | 第55-57页 |
结语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