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麻饼木酚素发酵提取工艺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综述 | 第11-20页 |
·亚麻籽概述 | 第11-12页 |
·亚麻籽简介 | 第11-12页 |
·亚麻籽的开发利用 | 第12页 |
·亚麻中抗营养因子 | 第12-15页 |
·生氰糖苷的毒性 | 第13-14页 |
·生氰糖苷的脱除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亚麻木酚素提取 | 第15-18页 |
·亚麻木酚素的生物活性 | 第18-19页 |
·抗癌作用 | 第18页 |
·抗心血管疾病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抗氧化作用 | 第19页 |
·缓解更年期综合症作用 | 第19页 |
·立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亚麻木酚素微生物发酵提取工艺研究 | 第20-37页 |
·引言 | 第20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0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亚麻木酚素的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21-22页 |
·精密度,重复性,稳定性及回收率试验 | 第22页 |
·SDG 超声辅助提取条件的确定 | 第22-24页 |
·亚麻饼粕发酵单因素实验设计 | 第24页 |
·亚麻饼粕发酵响应面试验设计 | 第24页 |
·常规搅拌法提取 SDG | 第24页 |
·索氏提取法提取 SDG | 第24-2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36页 |
·精密度,重复性,稳定性及回收率试验 | 第25-26页 |
·超声提取条件的确定 | 第26-29页 |
·微生物发酵过程单因素的确定 | 第29-31页 |
·响应面实验结果 | 第31-36页 |
·亚麻木酚素提取方法比较 | 第36页 |
·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微生物发酵法脱毒工艺研究 | 第37-43页 |
·引言 | 第37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7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37-3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生氰糖苷的定量方法 | 第38页 |
·氢氰酸脱除率的测定 | 第38页 |
·微生物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·单因素实验 | 第39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微生物的选择 | 第39页 |
·酿酒酵母发酵单因素试验 | 第39-41页 |
·正交试验 | 第41-42页 |
·验证实验 | 第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四章 亚麻木酚素最佳生产工艺及产品指标 | 第43-49页 |
·最佳生产工艺 | 第43-44页 |
·实验材料与仪器 | 第4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44页 |
·试剂与仪器 | 第44页 |
·产品指标 | 第44-46页 |
·产率 | 第44-45页 |
·灰分的测定 | 第45页 |
·生氰糖苷的检测 | 第45页 |
·亚麻木酚素纯度检测 | 第45页 |
·菌落总数检测 | 第45页 |
·水分的测定 | 第45页 |
·粗脂肪的测定 | 第45页 |
·粗蛋白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产品指标检测结果 | 第46页 |
·微生物发酵对亚麻饼粕蛋白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| 第46页 |
·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| 第46页 |
·结果 | 第46-47页 |
·亚麻籽综合利用初探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全文总结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