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17页 |
一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二 研究缘起 | 第10-12页 |
(一)新课程改革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| 第11页 |
(二)儿童本身的数思维发展需要 | 第11-12页 |
(三)幼儿园和小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 | 第12页 |
(四)本人的实践和兴趣 | 第12页 |
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一)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(二)实践意义 | 第12-13页 |
四 研究问题及假设 | 第13页 |
五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(一)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(二)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六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(一)有效教学理念 | 第14-15页 |
(二)大班幼儿 | 第15页 |
(三)学习活动 | 第15页 |
(四)活动设计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7-25页 |
一 研究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二 关于学前儿童数认知发展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三 国内外关于幼儿数学教学研究 | 第19-23页 |
四 我国幼儿数学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大班幼儿数学学习活动设计有效性分析 | 第25-41页 |
一 本研究的理念 | 第25-32页 |
(一)有效教学理念的内涵 | 第25页 |
(二)有效教学理念的基本特点及取向 | 第25-27页 |
(三)有效教学理念与幼儿学习活动的契合 | 第27-32页 |
二 有效教学理念在幼儿发展中实践定位 | 第32-41页 |
(一)教学活动理念定位 | 第32-37页 |
(二)教学活动设计要求 | 第37-41页 |
第四章 大班幼儿数学教学问题及分析 | 第41-52页 |
一 问题 | 第42-46页 |
(一)学前教学目标明确化 | 第42-43页 |
(二)课程教学内容成人化 | 第43-44页 |
(三)教师教学过程功利化 | 第44页 |
(四)儿童评价方式单一化 | 第44-46页 |
二 学习影响因素 | 第46-52页 |
(一)亲子 | 第46-47页 |
(二)教师 | 第47-48页 |
(三)幼儿园 | 第48-49页 |
(四)同伴 | 第49-52页 |
第五章 大班幼儿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维度及模式探索 | 第52-68页 |
一 学习活动设计维度 | 第52-57页 |
(一)活动目标个性化 | 第52-53页 |
(二)活动内容生活化 | 第53-54页 |
(三)活动过程游戏化 | 第54-56页 |
(四)活动评价综合化 | 第56-57页 |
二 大班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框架 | 第57-64页 |
(一)活动设计与指导 | 第57-58页 |
(二)活动设计框架 | 第58-64页 |
三 优质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模式探索 | 第64-68页 |
(一)拓展主题活动设计模式 | 第64页 |
(二)延伸方案活动设计模式 | 第64-65页 |
(三)统整区角活动设计模式 | 第65-66页 |
(四)补充多元活动设计模式 | 第66-68页 |
第六章 大班幼儿数学学习活动设计案例评析及实施反馈 | 第68-81页 |
一 教学活动设计及指导 | 第68-69页 |
二 具体案例展示及评析 | 第69-74页 |
(一)数和数字的辨识 | 第70-71页 |
(二)3D 电影的魅力 | 第71-73页 |
(三)方脸和圆脸 | 第73-74页 |
三 活动实施反馈 | 第74-81页 |
(一)教师活动实施反馈 | 第75-76页 |
(二)幼儿游戏性反馈 | 第76-79页 |
(三)个案家长长期反馈 | 第79-80页 |
(四)幼儿个案干预反馈 | 第80-81页 |
结语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附录 | 第86-108页 |
硕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及相关实践 | 第108-109页 |
一 发表科研论文 | 第108页 |
二 参与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| 第108-109页 |
后记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