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| ·茶油简介 | 第11页 |
| ·多酚对茶油的抗氧化 | 第11-12页 |
| ·生物酚及其抗氧活性 | 第12-14页 |
| ·生物酚在茶油及其乳化体系中抗氧化 | 第14-16页 |
| ·本文研究思路 | 第16-19页 |
| 2 脂肪酸定量分析方法的构建及其在茶油中的应用 | 第19-2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20页 |
| ·方法的建立 | 第20-21页 |
| ·油样的脂肪酸分析 | 第21-22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2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2-27页 |
| ·FAMEs标准品保留时间的确定 | 第22-23页 |
| ·各FAMEs标准品的线性方程、RRF及回收率 | 第23-25页 |
| ·茶油在加热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变化 | 第25-27页 |
| ·小结 | 第27-29页 |
| 3 几种油茶脂肪酸组成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29-30页 |
| ·脂肪酸组成分析 | 第30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3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2页 |
| 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4 茶油中次级氧化产物定量分析方法的构建及其指示物的确定 | 第33-3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33-35页 |
| ·材料与仪器 | 第33-34页 |
| ·标准品的分析 | 第34页 |
| ·样品的检测 | 第34-3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37页 |
| ·各标准品线性回归方程,RRF,DL,QL | 第35-36页 |
| ·次级氧化产物指示物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-39页 |
| 5 生物酚在茶油及其乳化体系中的抗氧化 | 第39-49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1页 |
| ·试剂与材料 | 第40页 |
| ·茶油中多酚的分析检测 | 第40页 |
| ·茶油油状体系氧化实验的准备 | 第40-41页 |
| ·茶油乳化体系氧化实验的准备 | 第41页 |
| ·氧化产物的分析检测 | 第41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4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7页 |
| ·茶油中多酚的组成 | 第41-42页 |
| ·多酚在茶油中的抗氧化 | 第42-45页 |
| ·多酚在茶油乳化体系(o/w)中的抗氧化 | 第45-47页 |
| ·小结 | 第47-49页 |
| 6 (+)-儿茶素在不同乳化剂量茶油乳化体系中的抗氧活性 | 第49-53页 |
| ·材料与方法 | 第49-50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49页 |
| ·茶油乳化体系的制备及氧化 | 第49-50页 |
| ·氧化产物的分析检测 | 第50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5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1页 |
| ·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7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7页 |
| ·结论 | 第53-55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55页 |
| ·展望 | 第55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|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| 第63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