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1.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 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校核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大型集装箱船疲劳强度研究进展概述 | 第16-18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名义应力简化计算及疲劳载荷谱的生成 | 第20-35页 |
2.1 概述 | 第20页 |
2.2 疲劳载荷计算 | 第20-33页 |
2.2.1 船体梁载荷 | 第21-22页 |
2.2.2 外部压力 | 第22-28页 |
2.2.3 舱内液体引起的载荷 | 第28-30页 |
2.2.4 集装箱货物引起的载荷 | 第30页 |
2.2.5 简化应力分析应力分量的计算及合成 | 第30-33页 |
2.3 疲劳载荷谱的生成方法 | 第33-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线性累积损伤计算方法原理 | 第35-43页 |
3.1 概述 | 第35页 |
3.2 CCS船体结构疲劳强度评估方法 | 第35-42页 |
3.2.1 热点应力计算 | 第35-38页 |
3.2.2 S-N曲线 | 第38-40页 |
3.2.3 疲劳累计损伤计算 | 第40-42页 |
3.3 本章小节 | 第42-43页 |
第4章 裂纹扩展率模型及纵骨端部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43-64页 |
4.1 概述 | 第43-44页 |
4.2 疲劳裂纹扩展模型 | 第44-45页 |
4.3 典型工程结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45-51页 |
4.3.1 中心穿透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46页 |
4.3.2 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46-47页 |
4.3.3 平板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47-48页 |
4.3.4 平板埋藏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48-49页 |
4.3.5 T型接头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49-51页 |
4.4 典型纵骨端部焊接节点焊趾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51-62页 |
4.4.1 集装箱船纵骨分类 | 第51-52页 |
4.4.2 扁钢型纵骨端部节点焊趾处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52-54页 |
4.4.3 T型材纵骨节点 | 第54-57页 |
4.4.4 球扁钢型纵骨节点 | 第57-62页 |
4.5 焊接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62-63页 |
4.5.1 残余应力的确定 | 第62-63页 |
4.5.2 焊接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| 第63页 |
4.6 本章小节 | 第63-64页 |
第5章 大型集装箱船典型纵骨端部焊接节点裂纹缺陷安全评估 | 第64-85页 |
5.1 概述 | 第64页 |
5.2 失效评估判定方法 | 第64-67页 |
5.3 大型集装箱典型纵骨端部焊接节点疲劳寿命计算实例 | 第67-82页 |
5.3.1 典型节点的选择与归类及疲劳载荷谱的生成 | 第67-72页 |
5.3.2 平板对接接头 | 第72-76页 |
5.3.3 扁钢纵骨端部接头 | 第76-79页 |
5.3.4 球扁钢纵骨端部接头 | 第79-82页 |
5.4 基于S-N曲线和断裂力学理论的纵骨疲劳校核对比研究 | 第82-84页 |
5.4.1 基于线性累计损伤和S-N曲线的纵骨疲劳寿命计算 | 第83页 |
5.4.2 两种方法校核典型纵骨疲劳强度的结果对比 | 第83-84页 |
5.5 本章小节 | 第84-85页 |
第6章 影响疲劳裂纹扩展的因素分析 | 第85-97页 |
6.1 概述 | 第85-86页 |
6.2 初始裂纹尺寸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| 第86-88页 |
6.3 门槛值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| 第88-90页 |
6.4 载荷谱的不同构成方式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| 第90-95页 |
6.5 本章小节 | 第95-97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7-99页 |
7.1 结论 | 第97页 |
7.2 展望 | 第97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-106页 |
硕士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论文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