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1.2.1 本体研究 | 第9-11页 |
1.2.2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范围和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现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的界定与类型 | 第14-29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4-16页 |
2.2 同素逆序同义词的类型 | 第16-29页 |
2.2.1 词义类型 | 第16-21页 |
2.2.2 词性类型 | 第21-25页 |
2.2.3 结构类型 | 第25-29页 |
第三章 现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的成因 | 第29-36页 |
3.1 语言自身因素 | 第30-32页 |
3.1.1 汉语语序的灵活性 | 第30-31页 |
3.1.2 词汇双音化的结果 | 第31-32页 |
3.2 语言外部因素 | 第32-36页 |
3.2.1 方言及地域因素 | 第32页 |
3.2.2 修辞因素 | 第32-35页 |
3.2.3 其他因素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现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的语用价值 | 第36-42页 |
4.1 同素逆序同义词的语音价值 | 第36-38页 |
4.2 同素逆序同义词的语义价值 | 第38-40页 |
4.3 同素逆序同义词的语法价值 | 第40-42页 |
第五章 现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的规范及教学启示 | 第42-49页 |
5.1 同素逆序同义词的发展与规范 | 第42-46页 |
5.1.1 同素逆序同义词的发展 | 第42-43页 |
5.1.2 同素逆序同义词的规范 | 第43-46页 |
5.2 对外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的教学启示 | 第46-49页 |
5.2.1 重视语素序教学 | 第47页 |
5.2.2 语素义和词义教学相结合 | 第47页 |
5.2.3 重视语境对于词义的实现作用 | 第47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