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一、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前人研究成果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(一) 文献研究法 | 第14页 |
(二) 问卷调查法 | 第14页 |
(三) 实证研究法 | 第14页 |
五、研究目的与价值 | 第14-16页 |
(一) 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(二) 研究价值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初中音乐课中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| 第16-23页 |
一、我国传统音乐概述 | 第16页 |
二、调查目的及对象 | 第16-17页 |
(一) 调查目的 | 第16-17页 |
(二) 调查对象 | 第17页 |
三、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| 第17-21页 |
(一) 调查内容及问卷 | 第17页 |
(二) 问卷回收统计 | 第17-21页 |
四、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21-23页 |
(一) 教师教授传统音乐的现状 | 第21-22页 |
(二) 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现状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《沂蒙山小调》教学实践 | 第23-32页 |
一、《沂蒙山小调》教学设计 | 第23-29页 |
(一) 课堂教学内容选材依据 | 第23页 |
(二) 课堂教学目的 | 第23页 |
(三) 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探讨 | 第23-24页 |
(四) 课堂教学的教法、学法 | 第24页 |
(五)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及过程对比思考 | 第24-29页 |
二、《沂蒙山小调》教学反思 | 第29-32页 |
第四章 我国初中音乐课中中国传统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7页 |
一、教师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教授问题 | 第32-34页 |
(一) 教师的中国传统音乐素质有待提升 | 第32页 |
(二) 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不够重视 | 第32-33页 |
(三) 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| 第33-34页 |
二、学生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问题 | 第34-37页 |
(一) 受商品性、娱乐性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(二) 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意识薄弱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《沂蒙山小调》案例带来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启示 | 第37-42页 |
一、教学内容上的启示 | 第37-38页 |
(一) 在教材之余,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资料 | 第37页 |
(二) 从本土特色音乐为切入点,让学生易接受 | 第37-38页 |
(三) 适当将其它非艺术学科知识融入进来,丰富文化内涵 | 第38页 |
二、教学方法上的启示 | 第38-40页 |
(一) 教师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创设情境,增添直观感受 | 第38-39页 |
(二) 加强创造性的培养,多鼓励简单创编 | 第39页 |
(三) 注重实践环节,提高学生参与性 | 第39-40页 |
三、对于教师的启示 | 第40-42页 |
(一) 教师应加强中国传统音乐素质的培养 | 第40页 |
(二) 关注学生心理,多调动其积极性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4页 |
附录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