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动物有灵》(节选)汉译实践研究报告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翻译任务介绍 | 第13-16页 |
1.1 文本内容及作者 | 第13页 |
1.2 翻译实践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6页 |
1.2.1 小说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.2 翻译实践研究的文学目的及意义 | 第14页 |
1.2.3 翻译实践研究的社会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翻译过程论述 | 第16-20页 |
2.1 译前准备 | 第16页 |
2.2 翻译实践过程 | 第16-18页 |
2.2.1 译前 | 第16-17页 |
2.2.2 译中 | 第17-18页 |
2.2.3 译后 | 第18页 |
2.3 翻译效果评估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翻译行为研究 | 第20-22页 |
3.1 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| 第20页 |
3.2 功能对等理论对《动物有灵》的翻译指导 | 第20-21页 |
3.3 翻译技巧介绍 | 第21-22页 |
第四章 翻译个案分析 | 第22-34页 |
4.1 词汇层面 | 第22-25页 |
4.1.1 增译法 | 第22-23页 |
4.1.2 意译法 | 第23-24页 |
4.1.3 省略法 | 第24-25页 |
4.2 句子层面 | 第25-28页 |
4.2.1 增译法 | 第25页 |
4.2.2 重组法 | 第25-26页 |
4.2.3 分译法 | 第26-27页 |
4.2.4 词类转化法 | 第27-28页 |
4.3 篇章层面 | 第28-34页 |
4.3.1 增译法 | 第28-30页 |
4.3.2 意译法 | 第30-31页 |
4.3.3 重组法 | 第31-34页 |
总结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附录1 译文 | 第37-45页 |
附录2 原文 | 第45-57页 |